张东升(山东)获绘画特等奖,姜霁良(吉林)、张军(河北)获绘画金奖;陈显明(江西)获书法特等奖,李俊(上海)、 王一良(广西)获书法金奖。
书法组和绘画组的评审组长分别由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家、篆刻家韩天衡和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担任。近百件佳作评选完毕后,两人不约而同地赞赏,本届大赛获奖作品质量上乘,含金量高,“可与全国书画大赛的获奖作品平起平坐”。
据统计,共有4000件来自全国的书画作品报名参赛。经过百里挑一的激烈竞争,85件书画作品凭实力入选本届大赛特、金、银、铜等各项大奖。
韩天衡表示,参赛作品经由三轮匿名评审,评委不看名字、不看地区、不知道参赛者过去的艺术经历和成就,完全从参赛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准评判高下优劣。就书法作品看,获奖者中囊括正、草、隶、篆等各种字体,有传统有创新,反映出书法艺术的最前沿水平。报名作品中,大尺幅作品居多,看得出参赛者的刻苦和诚意,但是韩天衡认为,大尺幅不等同于好作品,打动评委的应该是作品的天赋与才气。
位列绘画组前三的作品分别是花鸟、人物和山水。陈燮君与评委组在几十张决选作品前反复考量。特等奖作品是一张花鸟画,是高票当选,其明快灵动的用色、匠心独具的构图、用浓墨勾勒荷花花蕊等创意打动评委,陈燮君评价道,融汇多种风格,举重若轻,符合时代的审美,令人赏心悦目。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由上海发行量最大的主流媒体新民晚报等单位主办,全国各地参赛者踊跃,但本地参赛者的入围率和获奖率双双走低。评委认为,这一方面体现出公开公正公平的评委立场,另一方面上海本地书画爱好者的参赛热情还有待提高。
本届大赛由新民晚报社、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幸缘堂书画有限公司承办。陈佩秋等书画大家担任大赛顾问。获奖信息将在《新民晚报》《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新民网》等媒体上公布,获奖作品将于5月在上海图书馆颁奖、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