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火了!
摇一摇手机,出租车就来了。前一阵在北京出差,发现的哥用这种软件的特别多,手机里不断跳出叫车信息,不停地有语音提醒“某地有人要车”,还有的乘客留言加价5元、10元。昨天看媒体报道,北京已经有3万辆出租车的司机装上了这种打车软件,上海也有好几千。为了吸引的哥安装这种软件,软件公司还推出一定时期的话费返还,有的的哥仅话费每月就能赚三四百。在上海一家不起眼的路边小店,每天来安装软件的驾驶员有七八十个。
几大出租公司都有完善的电调系统,而且强生、大众也新推出了自己的APP叫车软件,出租司机为什么还争着用外地软件公司的打车软件?不少司机说,加价和话费返还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几大公司的电调和叫车软件一般只告诉司机出发地,而不显示乘客的目的地。他们觉得,出发地、目的地都心中有数,安排线路更方便,如果顺路,哪怕短差也愿意跑。另外一些小公司的驾驶员坦言:他们没有电调,平时“靠天吃饭”,空驶也比较多。
市场上的打车软件其实有很大漏洞,5元、10元、20元的加价是怎么确定的,是否合法?另外,有黑车加入进来怎么办?驾驶员、乘客的个人信息会不会被泄露?
出租行业是一种传统行业,而今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老革命”也遇上了“新问题”。就拿加价问题来说吧,业内人士指出,打车软件的加价其实是打了一个擦边球,目前的法规禁止出租车司机擅自加价,但没有也不能禁止乘客主动加价。可是,长此以往,市场将会被搞乱,看到没有加价的哥就不去,正常的扬招、电话叫车可能会变得困难。
又如,乘客在高峰时间打车难,出租公司能否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还有,电调系统和自己的APP软件能否改进,将其他小公司的出租车也纳入其中?将乘客的目的地也告诉司机,为何不能尝试?
打车软件来势汹汹,对于长期垄断的出租车行业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挑战。如果不及时应对,可能会引发新的危机。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