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人在微博上隔空掐架,最近的一架是郭美美和某富二代。郭小姐晒出一张500万筹码牌,富二代淡定接招,晒出银行账户余额。围观众网友仔细一数,哎嘛,37亿,千万的前面还有两位呢!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他们的1就是一竖,100像个卷尺,10万像蝌蚪或青蛙,100万就用一个跪地高举双手的人形表示,仿佛在惊呼:“哇!那么多!惊呆啦!”当37亿出现在掐架帖里的时候,埃及人在我脑子里举起了双手。
也许,这一场架不过是使用了PS技术的炒作,也不用太认真去数余额到底有几位数。但是,郭小姐也好,超跑俱乐部也罢,椰林树影下的那些派对确实让大家窥到了富人社交生活的画面。贫富的差距有多大?还没来得及看清楚深夜从你身边呼啸而过的豪华跑车是法拉利还是玛莎拉蒂,它已经将你甩在连轰鸣声都听不见的地方了。
而这一切并不是偶像剧。
一个毫无人脉的外地大学生找实习、找工作毫无门路四处碰壁,而高富帅和白富美的同学轻轻松松跨进500强,他深深体会到差距带来的刺骨冰冷。我能够感知他的沮丧,却不想告诉他这就是社会现实,也无法开导他找回自信,我甚至比他更沮丧,因为我担心“成为高富帅”将由此成为他唯一的追求。
天天向“上”,向着上流社会、上层建筑,或许,“成为高富帅”早已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群的集体认同。家长们从小学择校就开始规划孩子大学是否出国,大学生忙着积点、GRE、奖学金、出国读书、高薪求职。中国人埋头努力向前进时,大部分人有关成功的梦里,“高富帅”总在那里。
上海交大刘西拉教授曾对我说起他的一次清华同学聚会。一位同窗,毕业后就到新疆一所研究所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不是“什么总”也不是“教授”,只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程师。因为身体原因加上路途遥远,他没有出席远在北京的同学会,但那天晚上,圆桌的上位空着留给了他。因为他坚持践行上世纪60年代大学生的西部梦,他是同学们心里最成功的人。
是的,每个人都拥有自由做梦的权利,但如果13亿个梦里都只有开跑车晒余额的画面,中国梦也太苍白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