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市场遭遇“三难”
4月12日,由ChinaVenture 投中集团主办的“2013 ChinaVenture中国投资年会”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举行。会议以“谁再领风骚”为主题,汇聚上千名来自国内顶级创投机构、私募股权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众多创业家,聚焦蜕变时期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出路与战略。
与2010年的高潮相比,眼下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可以说进入了寒冬期,用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陈颉的话来说,就是遭遇了“三难”,即募资难、投资难和退出难。
从募资看,PE/VC募资去年明显下滑,募资总规模从2011年的将近500亿美元跌到了去年差不多270亿美元,下降了40%。从投资看,VC加PE从2011年1400个投资案例下降到去年的800多个案例,投资金额从450亿美元降到250亿美元,降速也是40%左右。退出方面,境外资本市场与A股市场都遇到困难,特别是A股市场IPO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放,A股退出从2010年最高峰的347个,下降到2012年的154个。退出回报率也大幅下滑,2009年创业板推出时,VC/PE的账面退出回报率达到最高的11倍多,去年在资本市场退出平均的回报率降到4倍多。
低潮期是投资好机会
这些数据说明目前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大佬反而认为是机会。
软银中国的主管合伙人华平说:低潮期往往是一个投资的好机会。他认为现在的情况与10年前有点相似,2003年出现了非典,而且是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的低潮期;2013年有禽流感,是全民PE泡沫破灭后的低潮期。2003年软银坚持投资,结果获得两个很好投资,一个是淘宝,一个是分众传媒。
市场往往是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是存在机会。投中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陈颉说并购市场这两年正在崛起,2012年已经是3000多亿美元的规模。现在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在讨论并购的话题,并购不但已经爆发,而且相信今年和明年继续会呈现高速增长。
并购市场机遇与挑战
并购市场的爆发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关,美国都福集团亚太区总裁张岳鹏表示:中国前几年因为IPO回报率非常高,所以大家都走这样一座独木桥,现在这个桥变得越来越窄,并购就成为一个重要退出渠道。其实在国外通过卖给集团的上市公司这样的退出,是远远大于IPO的。
华澳资本合伙人总经理刘宇说,一些企业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使得并购市场能够快速发展起来。
这几年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也越来越多,其中也有不少机会,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王治鉴说:现在中国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资源和技术两个领域。目前一些资源类的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很大,这个时机是良好的机遇。
曼达林执行合伙人高臻说,中国企业对外并购,主要就是需要技术、品牌和渠道。当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有许多挑战,一个是投资之前要做非常好的尽职调查。但中国的中介机构还是非常少,能力、网络各个方面非常弱。还有就是并购之后怎么整合,这个其实很难,大部分中国企业文化上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跨国文化或者形成一个非常开放平等共享的公司企业的文化。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