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董纯蕾
  董纯蕾

  源自动物界的流感病毒,又一次在人类世界为非作歹。每每此时,我都会想起那本著名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里著名的那章《牲畜的致命礼物》所写:“整个近代史上人类的主要杀手是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麻疹和霍乱,它们都是从动物的疾病演化而来的传染病。”当农业取代狩猎,当城市成为比农村更吸引人群居住的地方,当世界贸易的路线越拉越长、网络越织越密,当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一个巨大的细菌与病毒繁殖场也就形成了,稠密人口所在地成了病细菌与病毒的“最想环游的世界”。

  所以,我们当然需要找到每一次流感在流行病学意义上的源起,但是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而言,答案早已确定:这份不祥的礼物源自人类与家畜的长期密切联系。我们都是发源地,没有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我们都没有撇清的资格,不知道自然界的下一个高致病性病毒会在哪里爆发。

  人类制造的毒,显然不仅止于此。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海啸地震而发生爆炸。直到现在,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还没有停止,污染还在继续。20多万周边居民被移置他乡,然而,无处储存的放射性水要往哪里去?福岛周边鸟类的减少程度超过了切尔诺贝利,科学家对此尚无确切解释,要厘清这场核灾难对动植物的影响是一项浩大、艰巨、危险的工程。

  核,当真就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无法合上。无论那些坚持把核电归作清洁能源的科学家,对核电站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的安全使用如何有信心,谁都没有办法简单、可靠地关闭一个已经问世的核电站。如果说煤电、石油气是人类对自然界馈赠的予取予求,那么核电难道不是人类送给自然界的一份有毒礼物吗?

  还有,人心之毒。一夜之间,复旦大学通过微博向社会通报的医科研究生中毒事件,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的猛烈爆炸,让多少人发出人心能有多毒的慨叹。炸药,化合物,怎都不及人心之毒。也许,当我们恐惧外界病毒的时候,更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有多少毒已植根于人类世界的内部土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典型案例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市场之窗
   第B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4版:家电/市场之窗
吃“公”何以能躲猫猫?
幼儿入园看早教证明或误导公众
投诉
父子生意经
游艇展折射着什么?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 2013-04-16 2 2013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