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信息安全存5盲区
胡晓晶
  瑞星云安全平台近日发布最新安全预警提醒:美国“棱镜”项目曝光后,暴露出我国在政府和企业信息安全上,存在五大盲区。

  ■政企盲目选择国外IT大牌

  涉嫌“棱镜门”的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等公司,均为知名全球IT大牌,其软硬件占据中国、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关键领域。尽管这些企业大多矢口否认,但专家指出:国内政府和企业对洋品牌电子及网络产品的依赖确实过度。从技术角度看,任何电子信息类产品都有被窃取用户情报的可能。

  ■企业忽视建信息安全体系

  国际信息对抗日趋严重,但国内很多企业对信息安全的概念还停留在简单安装杀毒软件的层面,不能解决由系统管理不严、员工操作不当和黑客入侵引发的安全问题。专家指出:只有产品和制度相互配合,才能避免核心机密遭泄露。

  ■BYOD降成本也会坏“一锅汤”

  美国情报机构拥有完备的信息保全制度,为何仍无法拦住斯诺登的拷贝?这与BYOD不无关系。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是指企业允许员工将自有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接入企业内网。目前在国内很多企业鼓励这种行为,多数是出于方便办公、节约成本的目的,却容易导致办公数据与私人设备的物理边界消失,使员工和外来人员可随意接入企业网络,拷贝机密文件。

  ■新科技、新应用成窃密“暗器”

  “黑客或企业内鬼,可利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和麦克风,全程监听企业内部信息,并随时上传至互联网”——这样的情景,以前只出现在电影《007》或《碟中谍》里。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会成为趋势,而新科技、新应用的快速量化,也会给政府或企业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多未知风险,让电影桥段轻松“变现”。

  ■“云应用”有利有弊风险不小

  “云技术”“云计算”“云应用”,是这两年的新兴热词。在“棱镜”项目中,据说有IT巨头向美国情报机构开放了云上服务器。云技术受全球互联网行业追捧,是因为既节省本地资源又运行快。但企业需将用户信息、办公系统乃至商业机密上传到云端数据库,以便随时调用,所以一旦云端服务器遭侵,或服务器和云端系统供应商在系统中留有后门,信息安全将成为一纸空谈。  本报记者  胡晓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市场之窗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4版:家居/市场之窗
   第A25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A26版:家电/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健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各类案件举报中网络诈骗超5%
网购余额 当心被“拖”
中国信息安全存5盲区
广告
迁址告示
新民晚报焦点A07中国信息安全存5盲区 2013-06-25 2 2013年06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