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作为一名艺术大学的学生,你对这座建筑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平栗:说实话,就外观来说,它并不是很出众。和我们学校所有的大楼一样,整座建筑采用灰色调,没有其他色彩的修饰,但带有弧度的巨大玻璃窗十分引人注目。我是学工艺美术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纳闷,为什么能设计出这样形状的玻璃窗,而且真的被做出来了!在建筑的内部空间里,弧线被大量运用,甚至连窗帘的图案都是与之呼应。这赋予建筑一种洞窟的神秘感,空间却更加开阔。
评论员:我注意到这座图书馆造在一个斜坡上,一层的地面是倾斜的。
平栗:不止这座建筑,由于我们学校是在一个山坡上,所以大部分教学楼都是造在坡上的。不过地面仍保留坡度的只有这一座。正因为此,一楼椅子的设计比较特别,有的底部呈球状,有的干脆就是个球。除了入口部分,大厅内部不会有强烈的日照,是很适合举办画展的空间。
评论员:图书馆的一楼透着一种闲适的气氛,连一张规矩的书桌都没有呢。
平栗:是啊,但我在学校的时候可喜欢到这里来了。在二楼看书看累了,就到一楼来睡觉。这里有几张特别舒服的沙发,尤其是最里面那张,简直就是仿着外面的山坡做的。躺在这儿,看着外边的景色,能获得一种置身自然的轻松感。
评论员:图书阅览区在二楼,分隔空间用的大书架好像有点儿中国“博古架”的味道。
平栗:对,我们都这么觉得。这种顶天立地的半圆形大书架实用性可能差了些——毕竟可利用的只有下半部分——但视觉上的感觉相当好。另外,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家具都没有上漆,这是为配合这座不用涂料的建筑而设计的。我喜欢这种原始的触感,让人很安心。
评论员:室内的灯光十分柔和。白天因有大玻璃窗,采光不成问题,夜里会不会有些暗呢?
平栗:意外地不觉得暗呢。每张桌上都有台灯,保证阅读者的需求。公共区域有吊灯的光,也足够了。白天,我们欣赏外面的风景;晚上,从外面能看到里面明灭的光影。我觉得倒是又环保又别致。 姚伟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