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历来是西泠拍卖的核心门类,今春拍卖古代书画部分涵盖的重点遍及“吴门四家”、“晚明书画”、“清初六家”、“清初四僧”、“清代宫廷书画及官员书法”、“扬州八怪”、“晚清书画”等专题。其中一件重要作品,著录于《石渠宝笈》的明·陈继儒盛年力作《梅花册》,经历代宝藏,为乾隆帝、嘉庆帝赏玩,后为定郡王载铨珍藏,并有军机大臣孙毓汶题签,并曾入藏故宫博物院,陈眉公爱梅、擅梅之盛名绝非虚誉。
近现代书画则呈现海派、岭南画派、西泠印社社员等不同流派风格的专场。傅抱石《湘夫人图》、徐悲鸿《猫戏图》和《蕉阴凝视图》等都从艺术作品中表达时代精神与生活感怀。海派大师任伯年《福禄寿三星图》则带出两个海上收藏世家间的至交,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作品同样引人关注。
今年西泠春拍的一大亮点,是同一藏家提供、同一上款人的藏品在多个专场均有展现。吴昌硕亲友藏中国书画作品开启纪念其担任西泠印社社长110周年的系列活动序幕。隐墅居藏中国书画作品专场延续推出,从陈大羽、陈佩秋、钱松嵒、唐云、宋文治等绘画精品及李可染、沙孟海、林散之等书法佳作,可看出当时上海书画圈交往面貌。海上敬修堂藏书画、瓷杂精品则再叙雅玩之味。
在收藏的专题性上,文房清玩·晚清四大家篆刻专场延续了西泠印社百年金石文脉;文房杂件各专场集合了佛像、鼻烟壶等赏玩专题;近现代名人手迹专场推出的两岸三地“绝代风华六十年”专题含林语堂、内山完造、陆小曼、邓丽君等名家书信手稿、签名照,历数两岸三地六十年前的精英圈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