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报》网站援引美国国家安全局督察长2009年一份顶级机密报告报道,美国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不久启动“元数据”项目。项目收集互联网“交通”原始数据,称作“大块互联网元数据”,包含互联网信息发送双方地址,包括可以显示发送或接受信息者所在确切位置的IP地址。
《卫报》说,这一项目最初以美国布什政府备受争议的窃听计划为依据开展,随后得到涉外情报调查法院授权。项目启动之初以一方为美国境外的人或外国人之间的通信为限定范围,但2007年拓宽至美国公民以及居民。
多名美国安全和情报官员证实“元数据”项目确实存在,但声称美国政府2011年已经取消这一项目,原因之一是其反恐效果不够好。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首席发言人特纳说,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继续开展“元数据”项目,2011年“因为操作和资源方面的原因叫停,迄今没有重启”。
但《卫报》称,美国国家安全局多份机密文件显示,美国情报部门收集美国人互联网记录的活动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