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感觉诗歌”是否真有感觉?
~~~“新感觉诗歌”是否真有感觉?
~~~“新感觉诗歌”是否真有感觉?
~~~“新感觉诗歌”是否真有感觉?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字化为图 意境在其中
“新感觉诗歌”是否真有感觉?
乐梦融
  “世界最美的书”《蚁呓》设计者朱赢椿的诗集《设计诗》,收录了数十首以文字组成的画面呈现诗意、只有设计师才能完成的“新感觉诗歌”。该书稿出版于2011年12月,朱赢椿的这个单纯“文字游戏”,博得诸多读者和网友会心一笑:“列车飞驰,窗外,青山绿树老牛农夫,窗里,我与时间共处”,设计者用拖曳的阴影,处理“青山绿树老牛农夫”这几个字,好似这些景物都是在飞驰的车厢里所见。“花苞起,花蕊现,花瓣打开,花正艳,一阵风来,花满地。”(见右图)前四个“花”字,一个比一个大,喻指植物的生长,最后一个花字,设计师将它拆卸开,部首笔画像花瓣一样铺撒在纸面上,很有画面感,如果光用文字表达,未必能达到动人心弦的视觉化效果。“一颗闪亮的流星在漆黑的夜空划过长长的弧线坠落在不远的村庄。”这一行诗句的文字就如流星坠落,在纸面上划过一条弧线,越来越小。网友“@随易在路上”不掩饰自己的喜爱,将这部书的截图放在网络上,引来6万多次的转发。

  感受周围的美好

  据悉,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刘瑞琳建议朱赢椿将这些零碎的“写写画画”付梓出版的。“当时我觉得有些惊异,还提醒出版社,这些都是我的私人感受,出版会有风险。”但两年以来,《设计诗》销了1万多本。朱赢椿告诉记者,这些画面都是自己两三年里的灵感拾遗,而这些现代诗每一句都是自己写的。创作的地点通常是在火车、飞机上或出差时住的酒店里。因为是一个人无聊时的写写画画,所以风格很有旅途的感觉。“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愿面对很多恐惧、焦虑和不安。如果让自己的心慢下来,静下来,感受周围美好的东西,一定会慢慢得到回馈。”

  “《设计诗》出版之后,我也收到过一些反馈,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大约三七开,这很正常。这类出版物是私人情感的表达,不是设计师的主业,不能当饭吃。所以我偶尔为之,不会计较别人的感受,只要自己开心就可以了。”记者还了解到,朱赢椿喜欢养一些小动物,长时间地观察它们,并以此进行创作。作品《蚁呓》《鼠述》《蜗牛慢吞吞》都是这样来的。

  引起大家的探讨

  从网络跟帖看,也有部分网友持反对意见或表示不太服气。@徐小狙贴出自己的作品若干并评价道:“这玩意就叫设计诗啊?我感觉粗通PS的人稍微动点脑子一天在家能做十来个。”该微博也引来了过万的转发。有人比较原作和跟帖后表示,形式可以模仿,但意境自有高下之分。

  另有网友@阿骀指出,中国古人就玩过这种文字游戏,所谓“设计诗”其实就类似于宋代的“神智体”,或叫“迷像诗”。比较出名的是苏东坡的“长亭短景无心画,老大橫拖瘦竹笻,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小山峰。”用汉字书写的视觉变化,来图示诗文所描绘的景色。

  朱赢椿告诉记者,他不太在意别人的创作,也不会去回应对他作品的优劣评价,但看到很多人来试笔、讨论,就觉得很有意思。“没有想到,《设计诗》在出版两年之后会被网友推衍成一种模式,视觉化地表达诗句,这恰如出版社的宣传口号:‘想象另一种可能’。”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文字化为图 意境在其中
话剧《暧昧》显悲悯
榜书“龙”汇周庄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1文字化为图 意境在其中 2013-07-07 2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