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孩子投入高昂的教育成本 你期待收获什么?
郑辛遥
  ◆本版插图  郑辛遥

  【主持人】

  阿竹

  【嘉宾】

  黄 恺

  家长

  章依虹

  家长

  赵 荻

  家长

  Siva

  教育机构主管

  顾 骏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主持人的话▲▲

  如今,每月花费2000元以上给孩子报班学习,已不再是新鲜事。一份调查显示,很多家庭中,孩子课外辅导的消费,是家庭最大的一笔日常开支。都说中国人重视教育,所以舍得为孩子的教育花钱。可是,当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孩子的课堂之外花费大量的金钱,希望以此为孩子在未来升学时增加砝码,我们不禁疑惑,这会不会带来另一种教育的不公平?

  信息不透明

  增加了普通家庭的教育成本

  A

  主持人:几天前,黄恺在微博上感慨:“交完钱出来,心里充满无奈。”是什么事情让你发出这样的感慨?

  黄恺:我之前在上海工作,不久前才调回北京,择校的情况在上海和北京都是存在的。我所在单位和一所重点小学是共建单位,通过单位的关系,我可以付几万元共建费,让孩子进入理想的学校读书。

  小孩读书是大事,教育系统提供的服务不值那么多钱,可是,因为供求关系紧张,家长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我这种无奈,很多家长都是深有体会的。有的家长是通过买学区房让孩子进入理想的小学。

  主持人:除了为孩子进入重点学校支付共建费,有没有算过你为孩子在课外支出的其他的教育成本?

  黄恺:在上海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家孩子参加课外兴趣班的花费大约一年六千多元,就是报了画画、舞蹈、陶艺等三四个班。去年暑假在上海,我家附近的一个机构暑假提供孩子的托管服务,还教授英语,一个暑假下来大约一两万的费用。

  主持人:作为家长,你最希望主管部门为此做些什么?

  黄恺:我觉得,教育资源一方面很紧张,另一方面又没有被充分利用。以寒暑假为例,很多幼儿园在寒暑假不提供托管服务,实际上造成了资源闲置。此外,少年宫、街道等也都有相应的资源,但是,大量的社区中没有这些服务。希望主管部门能够让信息透明公开——每个学校有多少学位,对口哪些社区,这有助于家长们做出理性的判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教育成本的支出。现在这些信息都是非常模糊的,这种模糊背后是不公平。

  高成本投入

  为孩子创造不一样的教育环境

  B

  主持人:章依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殷实的家底让她有底气为孩子选择不一样的受教育环境。你是怎么规划孩子的教育的?

  章依虹:我的女儿现在在英国念初中,儿子今年小学四年级,明年也会送出国读书。我很早就计划要送孩子出国读书,所以,两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上的国际幼儿园,之后是私立小学,主要是打好中文基础,到初中预备班的年纪就出国。

  主持人:你在孩子的教育上每年要花费多少钱?

  章依虹:在国内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每个孩子每年的学费是十几万元,课外我请私教来教孩子英语、钢琴等,每个孩子的花费在三万到五万左右。现在女儿在英国一年大约三四十万元的花费。我告诉孩子,妈妈将来不会留房子、车子给你们,但是,妈妈会给你们最好的教育。

  主持人:为孩子选择了和大多数同龄人不一样教育环境,你觉得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吗?

  章依虹:我的孩子会有一些优越感。在听到一些同龄人在学校遭遇到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会说:“我们的老师不会叫我们这样。”或者说:“我们同学不是这样。”

  我觉得人生是一个过程,是点点滴滴的积累。我为了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很多的钱,也许,我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分数并不比其他的孩子高,将来也未必比其他孩子更成功,但是我相信有了这些积累,他们生命的丰满度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才能够承担,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克服“面子心理”

  让孩子在课外快乐学习

  C

  主持人:这个暑假,赵荻为孩子安排了几个课外兴趣班?

  赵荻:女儿下个学期上二年级,从去年开始,就陆续给她报名参加了一些课外兴趣班,包括英语、小提琴、舞蹈、游泳。暑假里主要还是这些班。这些都是她自己喜欢的。

  主持人:有没有算过孩子每年在课外的兴趣班的花费是多少?

  赵荻:这个倒没有算过。平均每堂课100元左右吧。我送女儿参加这些兴趣班,并不要求她要考级,重在体验吧。在这些兴趣班里,她还能认识很多小朋友,有自己的社交。

  主持人:作为家长,你会不会有困惑或者感受到压力的时候?

  赵荻:女儿班级有个家长QQ群,家长们会在网络上互相交流,我们这个群里不少家长自己就是做老师的,心态都还算是比较好的,但还是能感受到彼此的焦虑。很多时候孩子学多少东西,学得好不好,都成为了父母的面子。比如,女儿去参加英语班,课堂上外教老师要大家写出之前学习过的单词,有的孩子写得多,有的孩子写得少,外教老师不会把每个孩子写出多少单词都公布出来,她只是表扬进步比较大的孩子,但是,我从女儿的表情上就能知道她完成得不太好,那一刻,所有的家长、孩子都在,坦白说,我是心里很不舒服,感到有压力的。不过,我会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问题”,给孩子增加压力。

  主持人:未来,随着孩子长大,升学压力会更大,你会考虑给孩子报名参加学科类的辅导班吗?

  赵荻:我尽量不给孩子太多压力。和过去相比,现在的选择面要宽很多,除了公立的重点学校,还有一些私立学校教育质量也很好,此外,高考也不是唯一的方式,申请国外的大学,也是一种方式。我有朋友就在孩子上完小学后,送孩子到国际学校念中学,去年暑假的时候,她女儿还到国外游学了半个月。她说,将来要送孩子出国读大学。我觉得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业内人士提醒

  课外辅导班别迷信外教

  D

  主持人:Siva在教育培训机构工作很多年,接触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有着不同的需求的家长,这些年里,有没有感受到什么变化?

  Siva:基本上3岁以下的孩子,让他学什么都是开心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参加的课程都是以玩为主,而且家长是全程参与的。3岁以上的孩子,有很多是不乐意来上课的,他们自己会表达出这种情绪。他们更希望可以在周末或者假期里多一些玩耍的时间。送孩子来学习的家长们心态各有不同,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心态比较放松的,不会对孩子提出太严格的要求,主要是希望孩子多一些和学校课堂不同的体验,认识一些同龄的小朋友,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这类家长通常自己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经济条件很好,给孩子报名参加的是一些比较昂贵的课程,结识的自然也是有相似的家庭背景的小朋友。另外一类家长目的性比较明确,比如,希望孩子的英语可以达到某个水平,为升学增加砝码。这一类家长中有些经济条件很普通或者不太宽裕的,但是看到其他孩子都在课外“加餐”,担心自己孩子落后,所以咬牙也要送孩子参加课外的学习班。谈到变化,我的感受是,这些年里,前一种类型的家长越来越多了。

  主持人:又到暑假,正是各种培训机构门庭若市的时候,你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家长们的?

  Siva:市场上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很多,良莠不齐,家长们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多比较,多了解。很多机构会把外教作为卖点,收取高昂的费用,我想要特别要提醒的是,家长们不要迷信外教。不是任何一个外国人都可以胜任教授外语的教学任务的。外教也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学者观点

  教育分类应该成为新方向

  E

  主持人:近几年来,中国的家长在孩子课外投入的教育成本越来越高,要考上一个好学校,光把课堂上的知识学好似乎是不够的,必须课外“加餐”。有人对这一现象表示担忧,认为它带来了又一种教育不公平。顾教授对此怎么看?

  顾骏:这几年我一直是主张“反教育公平”论的。教育如果把公平当做最高目标,那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一个社会的公平真的能靠教育解决?现在,很多人在说教育公平,为了所谓的公平,在如今的课堂上,升学考试不考的内容老师都不讲了。我们要搞清楚,教育的目标是教授知识,为国家输送人才。

  主持人:在顾教授看来,未来,我们的教育应该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顾骏:我们应该要“教育分类”。低端保底,高端放开。所有的高端大学全部放开。不必担心那些名校只认钱不认人,他们总是需要尖子生来撑门面的,真正成绩拔尖,但经济条件一般,或者比较贫困的学生,会得到奖学金或助学金。成绩不那么出挑,经济条件也有限的学生,就进入普通一些的学校,或者有些进入职业学校。未来,像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中外合作办学也将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结束语

  中国的家长从来不吝啬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财力。从英语到奥数,从钢琴到陶艺,在越来越丰富的课外学习班里,我们看到了家长们心态的变化——从为了孩子的考试分数,到为了孩子有更丰富的体验。当家长、孩子们面前,中考、高考不再是唯一的升学通道,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成功的标准也许会更加多元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为孩子投入高昂的教育成本 你期待收获什么?
新民晚报谈话/星期天夜光杯B10为孩子投入高昂的教育成本 你期待收获什么? 2013-07-07 2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