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州烙馍
  吕雯欣  常州博爱小学六(2)班

  “圆圆小饼径尺长,根根馓条黄脆香。外软里酥饼卷馓,送与抗金英雄尝。”这是徐州的一首民谣,说的便是特色小吃徐州烙馍。

  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率兵与项羽作战。因刘邦的军队纪律严明,所以深受徐州老百姓的拥戴。为了能让刘邦的军队在行军途中吃上一顿饱饭,徐州的老百姓急中生智,发明了一种既简便快捷又实惠的面食烙馍。如果再烧上一盘辣椒炒鸡蛋,煎上一锅辣椒疙瘩,用烙馍卷着吃,更是妙不可言。

  恰巧我的堂哥吕宁,在徐州工作,这次放假回来,带来了特色小吃徐州烙馍。大妈把烙馍和其余卷料分别装在盘子里。我疑惑地看着盘子中的饼子,只见直径大约有26厘米,米黄色,上面还有几个黑色的斑点,似乎是烧焦后留下的,整个看起来就像“营养不良”,还有雀斑的可怜圆脸。我看了看哥哥略显严肃的胖脸,心想:是不是他在开玩笑,这平平常常的面粉饼子怎么会是特色小吃呢?哥哥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好笑地问:“你以为特色小吃一定精致漂亮吗?”

  “当然了,卖相不好谁吃呀!”我不服气地回答。“这就不对了。你不经常说,人不可貌相吗?徐州人大气豪放,对于饮食方面只要味道好就行。不信你尝尝。”哥哥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随手卷了些调配好的专门食材,咬了一口。我看了看其他人,他们都微笑着,以一种看待小白鼠的目光盯着我。我咽了口口水,拿起一块烙馍,在左手上摊平,用筷子夹了几捆馓子,几根葱,几个辣椒小鱼。你还别说,绿油油、红通通的食材放在米黄色的烙馍上,还真好看!就像是米色丝绸上摆着翡翠镯子和红宝石,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我低头闻了闻,一股小麦特有的香醇气息,裹着葱香和辣香扑鼻而来。我咬了一口,韧韧的皮加上脆脆的馅,浓郁的油馓充溢着口腔,我轻叩齿,“喀吱”的脆声仿佛美妙的乐曲,飘溢在口腔里。辣辣的小鱼驱走了倒春的寒冰,仿佛置身于温暖的炉火旁。我细嚼慢咽着,不知不觉一个烙馍便被吃完了。我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心想:虽然烙馍卖相不太好,但味道好极了。

  如今,人们把烙馍这套做饭的手艺变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妇人在做烙馍。烙馍已经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躬行与经验
我的家乡
七月颂歌献给党
小花猫(儿童画)
下一站,路漫漫
徐州烙馍
乡村
我最喜欢的水果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B15徐州烙馍 2013-07-07 2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