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新民晚报》在上海复刊,听父亲说,这张报纸以前就蛮有看头的。当时,报纸品种少得可怜,求知欲和好奇心驱使我想订“新民”报的念头,但当时纸张供应特别紧张,在邮局难免吃了回“闭门羹”,我想起了刚参加工作不久、在本市报社里工作的同学,通过他的关系给我弄了一张“新民晚报”订阅单。从此,看“晚报”成了我和父亲的习惯,晚饭后,左邻右舍也不约而同拥到我家看报,家里俨然成了阅览室,他们还夸我“门路粗”。
读了几年晚报,手痒痒的,有向“夜光杯”投稿的“野心”,尽管父亲嘲讽我是“异想天开”。倔强的我,还是瞒着父亲,忐忑不安地向邮筒投进了我平生第一篇稿件。
投稿后,我拿到晚报,总迫不及待翻那半张“夜光杯”,记得是8天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的“豆腐块”小文“游记公式”,终于在1985年6月26日“夜光杯”上“解颐新编”栏刊发。父亲起初不信,说是同名同姓,约个把月后,一张近乎我半个月工资的8元稿费单,使老父亲不得不信服起来,并夸我有“出息”。
“处女作”竟然登在我心仪的晚报上,我始终不敢相信,同时也兴奋了好一阵子。之后,我不断投稿子,但屡投屡败。感叹,写作的活真的不好干,稿费真的不容易赚!上世纪80年代后期“晚报”开辟了“娱乐版”,版面上一些收藏方面的稿件,重拾我写作梦。苍天不负有心人,我的几篇火花收藏稿相继刊出。
从1985年6月26日到现在已有20多个年头了,盘点在“晚报”发表的火花文章也有四五十篇之多,我要继续为它写下去,继续宣传“火”文化。 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