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星级酒店房间作为展览场地,将艺术作品直接布置于酒店房间内,通过房间的家具布置及灯光的衬托,让观众身临艺术世界。“酒店型艺博会”的亲和力和低成本,成为它的最大优势。
对于中国内地的艺术爱好者来说,“酒店型艺博会”只是近两年来诞生的新生事物,但其实,在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酒店型艺博会”已经发展好多年了。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的肆虐,撼动了全球艺术市场,许多大型的艺术博览会宣告歇业,这反而使得原本多半兴起于这些大型艺术博览会外围、搭顺风车举办的“酒店型艺博会”有了新的机遇,从而风行起来。
2013亚洲当代艺术展今年5月在香港JW万豪酒店举办,同一月中,2013台北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在台北喜来登大饭店举办。中国内地首个“酒店型艺博会”——2012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去年在花园饭店举办,反响出乎意料的好,不但大部分画廊机构都有成交,一些亿元级别的大藏家也来到现场搜货,而新颖别致的欣赏、交流艺术的方式更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和喜爱。四天的展览时间内,花园饭店电梯里常常挤满了观众,走廊内更是爆棚。2013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今年5月在上海豫园万丽酒店举行。汇聚了国内外60家优秀画廊、展示了近100位国内外艺术家的近2000件优秀画作、带来了国内外近8000名的观众参观、促成了近1500万人民币的交易额,首日成交额较去年相比增长30%,部分画廊作品销售一空……以上这些数字,无一不在验证着“酒店型艺博会”在内地落地开花的成功。
其实艺术就在身边,唾手可得——这就是酒店想要传达给民众的一个“艺术亲民化”的概念。当然,能举办艺博会的酒店凤毛麟角,更多酒店尝试使用更小规模的艺术类评比及艺术展示来体现与艺术的交融。比如上月刚落幕的“艾美,爱上海”上海世茂皇家艾美酒店艺术展,展示了四位中外艺术家陆元敏、Virginie Lerouge Knigh、肖可霄、胡承伟的摄影、装置等艺术作品共十六件,并把标志上海文化特色的海派艺术元素运用于展览的各个细节中。上海外滩英迪格酒店也曾做过一次以“倾城之爱——她·城市”为主题的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参展的三位女性艺术家Virginie Lerouge Knight、李戈晔、石高青,以与城市的对话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阐述她们的“倾城之爱”。
艺术不仅要亲民,更不应该忽略对孩子潜移默化的熏陶。在酒店房间中展示艺术作品,不仅能装点环境,还能营造亲切感。两次获得“商界展关怀”标志的香港丽都酒店更细心地展现了对下一代的关怀。在它独有的海洋公园套房内,墙上悬挂的四幅童趣盎然的画作可谓点睛之笔。这是酒店配合“同心一家”计划举办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们以海洋公园为主题创作绘画,之后作品悉数上传至酒店官方facebook公开投票后选出优胜作品,并悬挂在酒店套房中进行展示。不仅与整体套房的主题呼应,对于带着年幼儿童入住客房的三口之家来说,不啻为一次颇有趣味的艺术体验。
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