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好友去上海博物馆,观看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系列展览之一:“宝光璀璨——法贝热珠宝艺术展”。卡尔·法贝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著名的珠宝艺术工匠,他的作品以工艺精湛在欧洲享有很高的盛誉。好友在赞许的同时,口中喃喃道:刘大师跟他有一拼。好友所说的刘大师就是刘红宝,五十岁不到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一位前途无量的珠宝设计制作大师。在我的坚持下,好友带我去朋友处看藏品。在众多藏品中,一座由胸针、挂坠、耳环和摆件组合而成的多功能摆件饰品——“祝福”,非常引人注目,该作品从构思到制作绝对是旷世之作。藏主见我如此赞美“祝福”,便津津乐道讲起“祝福”的由来:这件作品从构思到成品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十年磨一剑”。
那是在千禧年春节之际,刘红宝和几位好友在一起喝咖啡,大家无意间聊起中国画当中,常有以物寓意,祝福吉祥的手法。比如“猫、蝶、牡丹”,就寓意着“耄耋富贵”等等。兴之所至,大家说得好不热闹。岂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幼学习工笔画的刘红宝,本就对国画取材、笔法,以及国画的意境之美深深折服。之前的作品当中,也有取自于国画的技法和巧思。这次聊天对他深有触动,辗转萦怀良久,刘红宝终于决定动手设计蕴含吉祥寓意的新作品。初稿首选春竹,因“竹”为四君子之一,历来为国人所喜爱,又可以寓意当今人民生活富足丰美、节节高升。不过很快,刘大师就否定了自己的第一稿。认为创意过于简单,还不能涵盖自己的全部思想。搁置一段时间后,第二稿又初现端倪……就这样,匆匆几年过去,其间刘红宝几易其稿,再三斟酌,对于创作精益求精的他,在不断否定自己的同时,一直有更新更好的构思涌动。直至十年之后,胸有成竹的刘红宝终于为作品定稿,随即亲身投入选材、制作的工作当中。
从古到今,人们对牡丹、蝴蝶等花卉草虫都有许多特别的吉祥寓意,而同样的,中国有许多盆景也都以一种吉祥、幸福的寓意,祝愿美好生活。但历来选材较单一,功能也仅局限于摆件。擅长设计多功能摆件的刘红宝,用前人作品的思路,加上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将装饰和实用融合在一起。历经一年的精雕细琢,这座“十年磨一剑”以国画风格为主的多功能摆件饰品终于完工。绶带鸟、梅、兰、竹、菊、祥云、牡丹、寿石、蝴蝶……作品集各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于一体,营造了一份祥和、安康的意境。端详着自己尚未命名的作品,刘红宝思索良久,最终决定直抒胸臆,就名之为——“祝福”。
“祝福”取材广泛,用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绿松石镶嵌的两只绶带鸟,相依相偎,伫立梅花枝头。“绶”与“寿”谐音,加之梅竹,取其“齐眉祝寿”之意,比喻夫妻互敬互爱、偕老白头。历来为文人雅士所称道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则分别以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钻石、珍珠镶嵌,傲梅、幽兰、坚竹、淡菊,象征自强不息,淡泊其中、不媚世俗的品质。背景衬以一轮圆月,圆月当中又用金贝勾绘出一幅盛开的牡丹图案,牡丹周围飘荡着朵朵祥云,寓意富贵、吉祥。整件作品如一幅画,精致细腻。更为巧妙的是,作品当中的绶带鸟、蝴蝶、梅花又可分别取下,作为耳环、胸针、挂坠。而取下三样首饰后,牡丹、祥云、寿石、梅、兰、竹、菊神韵犹存,还可作为摆件欣赏。这种集欣赏与使用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摆件,代表了当代金银镶嵌工艺美术的一种发展潮流,也充分展示了刘红宝独特精湛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