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 高三(4)班
种在花盆里的花种子依然在沉睡着——两周过去了,一点也没有生命的迹象。我知道它们已经不会再发芽了。
沮丧地看着那只小小的花盆,我知道是我让这些花种失去了向这个世界展现自己曼妙身姿的机会。一个个美丽的精灵在未成形之前就陨落在了我的手里。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觉得自己成了一个荼毒生灵的刽子手。倘若当初我能够小心地浇水,而不是大水猛灌,那么它们也就不会被淹死;倘若当初我在掌握了种植方法后再种,那么这些生命也就不至于香消玉殒。总之,是我害死了它们。
沉浸在悲伤世界的我实然听到了一阵嗡嗡的声音,循声望去,看见是一只蚊子,二话不说,抓起电蚊拍便向它挥去。只听滋滋几声,一缕淡淡的烟雾升起,转瞬间消散不见。蓦然想起,蚊子也是一条生命,为什么我为夺去花的生命而懊恨不已,却对杀死一只蚊子没有半点不适呢?
就因为花会带给我美的享受,而蚊子只能给我带来疾病?蓦然间,我觉出了自己的自私和虚伪,因为我对花与蚊子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它们是否于我有害。人都是自私的,就像一句俗话所说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的,当我们的双脚被路边的一株蒺藜刺痛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将它折断,甚至连根拔起,而不管是不是我们的脚伸错了地方。可当我们面对那些弱小、娇嫩而且会带给我们美好享受的生命时,我们选择的却是任它们在我们身边百柔成钢,然后不知不觉地将它们困住,困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之中。
细想想,猛然觉得自己很傻很天真——自以为是在满怀悲悯之心地对待那些美丽的生物,最终却不知不觉心甘情愿地落入了它们早已布置好的迷幻境地,甚至难以自拔;同样自以为满怀正义大义凛然地斩杀那些丑陋之物,却全然不顾它们的内心究竟是何等滋味。我们常说不可以以貌取人,可是,我们就可以以貌取物了吗?
更为重要的是,支配、决定我们对待外物的态度的,往往还有一个“利”字——于我有利者,百般呵护;于我有害者,斩尽杀绝。人之功利,由此可见一斑。
孰谓善良?我无法回答。但我以为我们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考虑一下:我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还是为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生存者的利益?有了这样的想法,可以说你已经走在了通往善良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