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加拿大一个多月了,我俩整日里忙东忙西,与国内亲朋好友的联系有些疏忽了。得知前些时国内许多地方持续高温,老公Sunny便想着要给他住在江西南昌的姑妈、姑父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计算着加拿大与中国的时差,Sunny选择了中国当地时间下午给姑妈、姑父打电话。奇怪的是,打了好几次,电话、手机都无人接听。烈日炎炎的天气,两个身体不太好的老人,到哪里去了呢?Sunny不放心地给表姐发了个短信,表示关切。表姐回复说:没事啊,两人应该在家啊。
到了中国当地时间的晚上,Sunny再给姑妈打电话,这回老太太接听了。她说,下午听见电话铃声响,见显示的来电号码是1250……,瞧着眼生,正诧异着,姑父说:“一定是骗子,别接!”
Sunny哭笑不得,跟她解释说,这是他的加拿大手机号:1是加拿大的国际区号,250代表维多利亚。
经了这一遭,我也想起来,我曾用我的加拿大手机给国内一些朋友打电话,不少人没有接听,兴许也把我当成骗子了!
不由联想到乘坐渡船来往维多利亚与温哥华之间的经历。那天,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从温哥华来到维多利亚。进了候船室,买了渡船票,正当Sunny艰难地拖着行李往登船口挪动的时候,在路口候着的一名渡船公司员工向我们招呼,表示行李可以托运,并热情地把大小四个沉沉的行李箱搬上了一边的行李车。当他示意我们可以去登船、祝我们“享受旅程”时,我俩既感谢,又忐忑:虽然不用付任何费用,但也没有收据、行李票什么的,等会儿到了维多利亚怎么取行李呢?
一个半小时,船到维多利亚。下船以后,我们东张西望地寻找领取行李处。一路循着“行李”的指示标志,走到了接近大门口处,但左瞧右瞧都不对。Sunny有点着急了,问了一个工作人员,他往门外一指。我们将信将疑地走出大门口,强烈的阳光亮得晃眼。天哪!我们的四个行李箱乖乖地呆在候船室外面一个只有顶、四面完全敞开的区域里,周围人来人往。估计是我们出来晚了,这一船的行李只剩下我们的了。没有保安!没有一个人管!取行李无需任何凭据!
在我们的思维里,这样做简直是疯了,太不安全了!
到了维多利亚后不久,我们有事要去温哥华一趟,又乘上了渡轮。在维多利亚这边上船,没有专人用行李车装运行李,旅客自己在一个专门的传送处将行李“丢”下去。到了温哥华,下船后走几步就会看到行李已经先出来了,集中在一处,旅客自己认领。同样无人看管。
行李拿错了怎么办?被顺手牵羊怎么办?有人偷窃怎么办?维多利亚本地的朋友听了我的一连串发问,困惑地笑笑说:这样的事,好像没有发生过哎。
长期以来一直警惕地提防着一切坏蛋的我们,忽然觉得泄了气。
近年来,国人常常爱说“生活质量”这个词。什么是“生活质量”?如果说,住豪宅、开豪车、穿戴名牌算是一种的话,那么,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放心地诚实待人,同时也被以诚相待,是否更是一种宝贵的生活质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