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之外,法国兰斯,上海老克勒俱乐部的范志毅、刘越和刘宏涛三人,正受邀在法甲学习。近半个月的观摩过后,他们的感触却是:钱少照样可以活得很精彩。
位于巴黎东北部的兰斯,因大教堂和香槟酒而闻名于世。在上世纪50年代,兰斯足球队同样是这座城市的名片。法国著名球星方丹和科帕曾帮助兰斯六夺法甲冠军,还率队两次打进欧洲冠军杯决赛,可惜都败在豪门皇马之下。
但这支历史久远的球队,却因为经济问题在1992年破产解散,甚至一度落魄到要拍卖奖杯来重建球队的地步。好在当地球迷并没有放弃它,一些热爱这家球队的人重新拉起队伍,征战法国的最低级别职业联赛(第六级)。直到2011-2012赛季,兰斯以法乙第二名身份,时隔33年再度杀回法甲联赛。
除了香槟,兰斯这座城市并没有大工业,这也注定俱乐部很难有大财团的资金来源。他们之所以能够重新崛起,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依靠自力更生。
范志毅一行刚刚抵达兰斯时,收到俱乐部赠送的一本介绍兰斯的小册子。只是随手一翻,范志毅便吃惊不小——他们的一线队只有一支,但青少年队的合影却有十几张,从U6到U21的建制非常齐全,每个年龄段都至少有一支球队。从18岁开始,甚至还有两到三支预备梯队。“我真没想到,一家俱乐部的配置都快超过整个上海了。”
最开始,范志毅三人看了几次兰斯U17、U19青年队的训练,同样让他们印象深刻。分队比赛的节奏相当快,对抗也十分激烈,完全是真刀真枪。“他们的技术可能粗糙一些,但人家从小就强调这种实战,快节奏、高强度,而且踢法跟一线队风格是统一的,等于是可以无缝衔接。”刘越感慨说,“相比之下,我们国内青年队的训练脱节太大了。”
兰斯并没有足够宽裕的财力在青少年培训上投入太大,但他们却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与学校合作。记者在训练场上看到,这些十七八岁的小球员,都是统一由俱乐部大巴接送到球场,因为他们来自两所中学。平时要上课,放学后才开始训练。“这些人中,只有两三个比较突出的才有合同,可以领工资。”U17队教练这样告诉记者,“其他队员,都要先保证好自己的学习,不能因为踢球荒废学业。”
兰斯俱乐部的训练基地,每天下午6时过后,总会走进好几群小朋友,换上统一的球衣,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踢球。他们都是兰斯地区的小学生,最小的竟然只有五六岁。下课之后,便到俱乐部参加足球培训,还有很多家长兴致勃勃站在场边观看。足球从娃娃抓起,在这里真正得到了实施。
依靠着一套相当完整齐备的梯队模式,兰斯队这些年培养了一些出色的一线队球员,也省去了砸钱买人的环节。即便在升入法甲之后,面临更残酷的竞争,兰斯最近两年在转会市场上的动作也不大,成绩却超出预期。
如今的法甲,也有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这样财大气粗的豪门俱乐部,为抢到好的外援不惜一掷千金,相当于“加强版恒大”。而平民球队兰斯,即便小本经营,也不用去羡慕他人。联想到国内足坛,那些天天喊着“恒大害人”的俱乐部,不如踏踏实实去干点实事。
特派记者 关尹(本报法国兰斯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