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驻美记者今晨亲历洛杉矶机场枪击
数千人拖箱子步行离开
徐东海
■机场监控录象拍到的事发时候机厅内乘客四散奔逃
■数千人被迫滞留机场数小时 本版图片GJ
  飞机落地时,500米外的候机楼内正上演惊心动魄的枪战。如此戏剧性场景,被本报驻美记者遇个正着。洛杉矶当地时间1日9时20分(北京时间今晨0时20分),本报驻美记者搭乘的航班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降落,“当时我和机上的300多名乘客都没想到,我们离开机场竟然要等到6个小时之后。”他说。 

  从落地到停靠廊桥,航班一切正常。但当乘客准备下机时,机上广播称“由于美国机场移民处出现问题,请乘客在机上稍候。”仅仅过了5分钟,空乘就用急切地广播道:“由于洛杉矶机场刚刚发生枪击案,请所有乘客回到座位,等候通知。”机上顿时一片哗然。随后刚刚下机的乘客也全部回到客舱内。 

  尽管无法观看电视直播,但客舱内气氛相当热烈。有人开玩笑称“今天算‘中奖’”,还有急性子的索性上网查找媒体对于枪击案的更新报道,还不时大声直播最新进展,“听说伤了三四个了,枪手带的是半自动步枪”“枪手被警方击中了,应该被抓起来了”…… 

  两小时后,机上广播通知可以下飞机。排队入关、拿行李,一切正常。不过,拿好行李后,机场广播称,由于外面不安全因素尚未完全消除,请乘客留在大厅等候。随后的过程,令人抓狂。尽管各种消息都显示警方已完全控制现场,但机场方面仍要求乘客“耐心等待”,除了老人和孩子,都不得离开。行李大厅聚集了近10个航班的2000多人,黑压压的人群中不时爆出高声抱怨。 

  又等了3个多小时,机场终于放行,人群鱼贯而出。从行李大厅走出候机楼外,平时车辆川流不息的道路空空荡荡,除了警车,其余车辆一概不得进入。事发的3号航站楼周围完全封锁,拥挤的人群只能拖着行李,从候机大厅往两公里外的停车场步行。一位正在采访的洛杉矶当地电视台记者举着话筒对着镜头高呼:“现在的场面简直不可思议,上千人拖着箱子步行,我想所有人都在心里说,枪手太可恶了!” 驻美记者  徐东海(本报洛杉矶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一男子洛杉矶机场持枪扫射
德调查“监听门” 斯诺登或“遥助”
数千人拖箱子步行离开
澳使馆监听 印尼很生气
日本众议院通过 自卫队法修正案
美国航班乘客可全程用电子设备
希腊首都发生枪击案 极右翼党员两死一伤
美无人机定点清除塔利班首领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0数千人拖箱子步行离开 2013-11-02 2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