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了一张80多年前大中华火柴公司的“新雇工友考察表”,这张表格纸张微微泛黄,看似普通,但我却非常看重这件史料。因我原在单位曾长期从事组织干部工作,由于职业的关系,对人才考察比较感兴趣的,细细研究一下,这张表格很有意思。
大中华火柴公司是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在1930年组建的民族企业,当时为了确保公司人员素质,他对招聘员工提出两大考察要求。
一是考问:你从前在哪里工作?做多少时间?你那时每天可得工资多少?能维持生活吗?你为什么脱离旧工作?不满意点在哪里?你为什么要入本厂工作?希望每天工资得到多少?你识字吗?能写信札或记账吗?厂里你有熟人吗?哪个最要好?本厂附近你有熟人吗?哪个最亲近些?你空时喜欢做哪种事情消遣?你喜欢同哪种人做朋友?你想用什么法子,使你的工钱渐渐增多?你愿意遵守本厂的规则吗?
二是观察:面貌和善否?态度诚恳否?言语怎样?资质怎样?常识怎样?性情怎样?肢体有残缺部分否?
这张考察表用词通俗,答问方便,通过考询者的提问,基本上将对方的工作经历、报酬要求、社会关系、业余爱好和基本素质等情况有所掌握。而且,通过这样考询,还可了解其他企业的不足,便于在管理上对照改进。这张表充分反映了刘鸿生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和对人才渴望的用心良苦,公司开业后,优秀人才不断涌入,员工报酬不断提高,许多人为自己能在刘氏企业里工作而引以为荣。
为了企业发展,刘鸿生还重视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开办职工夜校、技术训练班、会计学习班等。聘请外国专家来厂里传授技术,对有培养前途员工不惜花巨资送到国外培训,对有用人才付以优厚的酬金,使他们心甘情愿为公司出力。
刘鸿生善于用人,人亦乐为之用。刘鸿生一生引为自豪的是创办七十多个企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刘氏企业只有开的,没有关的”。分析刘鸿生创办企业屡获成功的重要因素,关键是他自有一套用人的哲学,而且用的得心应手。他一贯主张“量才使用,人尽其才”。他还说:“世界上有好人,有坏人;有聪明人,有蠢人;有文人,有武人。好人有好人的用处,坏人有坏人的用处;全才有全才的用处,偏才有偏才的用处。要学会善于用他们。”刘鸿生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
联想到现在许多外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许多招聘条件、面试内容和素质测试表,原以为是他们的创新,现在看了这张考察表,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早在80年前,我们的民族企业就推行了科学的用人机制,从制度上确保员工的素质,刘鸿生的经营才华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