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现当代文学中,或许还没有一部像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这样被反复演绎的翻译作品。近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人间失格》,收入太宰治最重要的作品《人间失格》《斜阳》和战后虚无主义代表作《微明》《樱桃》。
太宰治(1909-1948)是在二战后废墟上诞生的日本重要文学流派“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中国读者对其并不陌生。井上靖曾经评说:“倘使举办一场文学奥林匹克运动会,各国要挑选一名代表选手的话,日本的代表,或许不是夏目漱石,不是谷崎润一郎,也不是三岛由纪夫,而是太宰治。”而被誉为太宰文学“最深刻的巅峰”之作《人间失格》,百度一下,轻松便跳出100多万条相关词条,可以说早已在文学爱好者心中留下深刻记忆。正因为太宰治和《人间失格》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最近几年大陆出版了众多版本的《人间失格》,有引进台湾译者翻译的,也有大陆本土译者翻译的,总的来说各有亮点,各成风格,读者也各有所爱。
大庭叶藏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了自我放逐、酗酒、嗜药、自杀,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同时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对自我价值展开了痛苦的追问与求索……放在今天,叶藏无疑算得上是个“屌丝男”,他精神空虚、生活放荡而平庸、未来渺茫,不被社会认可。太宰治藉由叶藏这个角色,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回顾和评价,并且提出身为人最深刻的精神危机与自我价值问题,从而由屌丝男堕落记升华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由于小说主题沉重,注定其文字是滞涩的,情绪是郁纡的,唯如此才能表达其内心苦楚,倘若文笔失之轻俏风神流于谐畅则有违小说的深刻含义,笔者以为这是翻译这部作品的切要之处,译者陆求实对于这点把握极为精准,通篇很好地再现了作者所追求的那种氛围。
太宰治出生于日本东北农村地主家庭,印象颇深的是,在叶藏手记中描写乡下老家生活场景时,出现了如“吃饭间”“客堂间”等字眼,乍读不起眼,但略加吟味便悟到译者的独到匠心,这些不正是带有浓烈乡村气息的语汇吗?笔者乡下老家如今依旧使用这样的字眼,不由赞叹译者表达之准确和遣词之细腻。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书中类似妙译还有许多,读来感觉尤为允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