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章教授介绍,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反映肿瘤存在的物质,在肿瘤患者中的含量远远超过健康人。它的存在或量变可提示肿瘤的性质,已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及治疗指导的重要辅助手段。201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公布了全球31个被明确用于癌症检测的产品,其中以血液为检测对象的有17个,均由外国科学家发现和定义,至今尚无我国自主发现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和认可。
据介绍,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英文简称HSPs)是细胞在某些环境因素或应激条件刺激下形成的一类具有分子伴侣特性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从细菌到哺乳动物的各类细胞中。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成员。1989年国外专家首次报道了Hsp90α的基因序列,确认了该蛋白的身份。1992年外国科学家发现,Hsp90α能被肿瘤细胞分泌到细胞外,但其分泌调控机制在此后很长时间仍不清楚。
Hsp90α这一全新肿瘤标志物的确认,源于罗永章课题组首次揭示癌细胞分泌Hsp90α调控机制的重大科学发现。这些发现预示了血液中Hsp90α作为肿瘤标志物的良好潜质。这些重大成果被DNA双螺旋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沃森推荐,2009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在上述重大发现的基础上,课题组与普罗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研发出性能稳定的“Hsp90α定量检测试剂盒”。这种试剂盒2013年获得国家第三类(最高类别)医疗器械证书,并通过了欧盟认证,获准进入中国和欧盟市场。
同时,Hsp90α肿瘤标志物具有广谱的特性,用于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其他多个瘤种的临床试验将在近期完成。如能得到验证,试剂盒还可在多种常见肿瘤中应用。
罗永章说,与其他肿瘤检测手段相比,肿瘤标志物更方便快捷,成本也大大降低。只需取一滴血,即可通过这种试剂盒检测血浆中Hsp90α的含量。如果含量超出正常值范围,建议采取其他手段进一步确认。有些肿瘤患者尽管并未表现出相关症状,但其Hsp90α含量可能已经升高,如果再进行深入检查,就可能被确诊为肿瘤,从而大大提高治愈率或延长生存期。
此外,患者血浆中Hsp90α含量的高低与病情变化有较好的对应性,可实时反映治疗效果,为医生制定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