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强和妻子是银川外来务工者,他们的女儿小儒(化名)出生后不久,发现孩子患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一晃四年过去了,同龄孩子早已牙牙学语,小儒却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今年1月,宋国强听说人造耳蜗能帮孩子回到“有声世界”,便借钱凑了28万多元为孩子植入进口人造耳蜗。半年多来,小儒已经学会简单的日常用语,“耳蜗”成了她的耳朵。
11月10日晚9点左右,宋国强妻子和孩子在新华东街等车时将耳蜗体外处理器丢失。由于这种耳蜗包括体内植入体和体外处理器两部分,且一对一配对,如果一部分丢失,另外的耳蜗也将失效,这意味着他们要再筹集28万多元,小儒还将再受一次开颅之苦。
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万分焦急的宋国强在报警后,又在微博上发布了求助帖。没想到,带有耳蜗照片的微博发布次日,他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宁夏各大媒体纷纷跟进,银川市一些政务微博也出手相助,热心网友更第一时间传递寻找耳蜗的消息。
宋国强说:“一天一般能接到30多个电话,都是好心人打来询问和出点子的电话。我很感激他们,因为他们都在我危难时出手相助,给了我温暖和力量。”
随后,在银川市公交公司的帮助下,寻找耳蜗的寻物启事登上了全市近1500辆公交车,公交车载电视中也实时插播信息;银川市客运管理处将海报散发,请出租车司机协助寻找……
好消息在众人的急切等待中传来。15日,人造耳蜗在离开小儒110多小时之后,一位老人打来电话说他在菜市买菜时捡到过,当时觉得没用随手扔掉了,看到寻物启事才知道如此重要,于是他带宋国强家人前去寻找,最终在一位乞讨老人的协助下,找到了耳蜗!
事实上,这种市民自发性的爱心接力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郑州曾有“全城吃面”,乌鲁木齐曾有“全城买鹅”,到最新的银川“全城找耳蜗”,公众心中的正能量正一步步释放。“这一次,全民都是英雄。”银川市民张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