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平在书面意见中说,申城禁放烟花爆竹已是大势所趋。138名市人大代表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倡议春节不放烟花爆竹,多位人大代表建议立法禁售禁放烟花爆竹。
春节期间,申城燃放烟花爆竹现象普遍减少,大年初五统计数据显示:申城共清除烟花爆竹垃圾800余吨,较去年同期减200多吨。凌晨烟花爆竹燃放的密集时段,PM2.5小时浓度1时峰值为62.3微克/立方米,比大年初一最高值290微克/立方米降78%。当天上午9时,本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5,良。初四18时至初五1时,全市共受理火警74起,其中出水扑救9起,阳台火灾21起,较去年同期火警降15%,阳台火灾减二成。
“可见,移风易俗不放烟花爆竹,文明健康过春节,能够被公众接受。”李韶平说。
那么,中心城区禁售烟花爆竹能否做到?能,广州就是先例。20多年前,广州春节的鞭炮声远比当时的上海响亮,当地风俗更喜欢用鞭炮庆贺节日,但如今广州却是最坚决彻底禁放鞭炮的城市。
广州怎么做到了禁放?首先地方立法明确中心城区禁售禁放烟花爆竹,其次职能部门严格执法,当时执法之严好比后来的“查酒驾”。李韶平查阅了广州禁售、禁放烟花爆竹的立法进程:1992年颁布烟花爆竹管理条例,并于1995年、1996年和2006年三次修订;条例中把广州绝大部分区域都划为禁售禁放区,若违法燃放烟花爆竹,对单位处罚1万至2万元,对单位责任人处罚2千至5千元,对个人处罚5百-5千元;违法运输烟花爆竹,没收并处罚5千-2万元;违法销售烟花爆竹,没收并处罚1千-1万元。在中心城区禁售、禁放烟花爆竹成为“法定规范”的最初几年里,只要接到举报,执法部门就会上门查处,不听劝阻者,也有按治安条例拘留的案例。
“几年下来,广州中心城区不放烟花爆竹已被人们接受,今年除夕到大年初七,我在广州中心城区没有听到鞭炮声。”李韶平说,广州经验表明,立法执法与移风易俗之间,完全可以良性互动。
另据报道,今年春节,北京市烟花爆竹的销售和燃放也明显减少。北京市马年春节共销售烟花爆竹12.6万余箱,比去年同期的26万箱下降了52%。这也是北京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销售数量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与烟花爆竹销售数量相对应的,则是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间也明显变短。为此,大年初一,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市民发出感谢信,感谢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少放不放烟花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