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杏娣阿婆一起收到围巾的,还有小区里另外几名高龄老人。送他们围巾的吴杏芳,是小区里有名的爱心志愿者。经营着一家编织站的她,这个冬天已给社区里的高龄、孤寡老人赠送了数十根围巾,为他们送去冬天里的温暖。
手打围巾送老人
走进仓城五村7号楼吴杏芳的家,沙发、桌子和阳台上到处堆满了五颜六色的毛线,几个饼干桶整齐地靠墙“排排站”,桶里插满了各种规格型号的毛线针,床上则堆着刚刚完工的围巾和几顶帽子。今年68岁的吴杏芳阿姨坐在沙发上,虽然戴着老花镜,却运指如飞,麻利地打着一条深色围巾。“这是要送给隔壁小区一对夫妻的,明天就能完工了。”
吴阿姨告诉记者,她年轻时曾是乡编织站的一名员工,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编织能手。乡编织站关闭后,她自己开了个编织站,还把昔日共事的好姐妹们一起“招聘”了进来。2009年那年深秋,吴阿姨把家里多余的绒线全都理了出来,织了20多条围巾,送到居委会,让居委会干部分送给小区里的孤寡老人。从那以后,吴阿姨的爱心编织事业就起步了。
每到深秋编织忙
吴阿姨告诉记者,她编织的第一批围巾,被分批送给了社区里的孤老。从那以后,一到深秋,她都会想到编织新款花色的围巾送给大家。渐渐地,家里的毛线用完了,她就步行40分钟,到镇上的毛线店里去买新的,为此还贴了不少钱。“路边小贩卖的围巾大多是涤纶的,价格贵又不保暖,我的围巾都是用好绒线织的,自己戴了不错才送人。”吴阿姨说。
春节前夕,她刚给老人送去25条崭新的绒线围巾。社区里年近九旬的老党员毛友芳因病住院,出院时收到了吴阿姨送的新年礼物。“既保暖又时尚。”老毛对礼物赞不绝口,他的儿女也连声道谢,“吴阿姨手艺好,心肠也好。”
“新款”选定绒线帽
吴阿姨编织的围巾,大多款式时髦,根据不同的颜色选择不同的花色,用居民的话说,绝对可以卖出好价钱。但“卖钱”并不是吴阿姨的目标,温暖身边人才是她的初衷。
如今,吴阿姨正在着手编织绒线帽,打算陆续分送给附近的老人。“老人头部容易寒气入侵,埋下病根,做好头部保暖很重要。”
说起自己的爱心事业,吴阿姨十分谦虚,她说自己常招呼站里的小姐妹帮忙,大家一起做点好事,心里也高兴。“将来我们都会有老得走不动的一天,肯定也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丁艺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