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TPP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影响将是巨大的。鲁政委认为,TPP最终应该会成为全球规则。一旦TTIP达成协议,与TPP构成对WTO的合围之势,WTO升级为TPP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他还特别提到,中国与TPP关系的实质,其实是与美国的关系,是与其他任何经济体的关系都无法替代的。美国规则全球化所形成的包围圈是中国迟早要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美国目前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与它互动所形成的“知识外溢”是“后发优势”不可或缺的。
至于应对之法,首先,要充分估计挑战。不论是现有区域一体化组织,还是“一带一路”,都无法抵消TPP的冲击。中国参与的几个区域自由贸易机制,中国都无法主导和主动推进。而从目前来看,“一带一路”主要是以融资为基础设施投资的规划。将来或许能搭载一部分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内容,但毕竟主要不是一个自由贸易的组织,短期内恐怕无法与TPP抗衡。其次,我国需踏实应对挑战。TPP涵盖了不同发展程度的经济体,文化和意识形态也多种多样。它所谓的“高标准”不仅是我们担心的挑战,也是其现有成员要面对的。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们也可以。
最后,鲁政委建议,应加快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测试国内经济体的调适能力,为将来更大范围内谈判积累经验;同时,借助TPP成员对我国更高的经济依赖,对标TPP签订一对一的“中国+N”版本,尽量抵消它的影响。
实习生 朱颖斐 本报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