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蔗糖的味道
吴寒月
  吴寒月

   老家县城人民医院的门口有许多流动摊位,其中有一个卖蔗糖的摊位吸引了我的注意,并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那时候,我们可以吃到蔗糖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拿出几分钱,卖糖的师傅就可以用刀子切出一块;另一个办法就是用旧货旧鞋,旧塑料纸,旧铁器等来换取。好多年没有吃过蔗糖了,蔗糖的味道好像渐渐地离我们而去。

  前不久,年迈的父亲住进了医院,为了多陪陪老人,每逢周末,我便驱车回到老家,在医院的门口,我看到了几十年不见的蔗糖。蔗糖还是那种奶黄色,所不同的是,现在不是别人挑着担子叫卖了,而是摆放在流动的三轮车上,上面覆盖着一层塑料纸。尽管有塑料纸遮盖着,但我还是一眼就看出这是蔗糖。“给买十块钱吧!”卖糖的阿姨掀开塑料纸,从中选出一块蔗糖,过秤后用保鲜袋装好递给我,付完钱我回到自己的车子里,把蔗糖掰成小块,与夫人小孩一齐分享,大家都说,味道实在太好。

  父亲病重期间,食欲明显不如从前,吃什么都感到没有味道,我问父亲,我小时候吃的蔗糖你想吃吗?他点点头,当把蔗糖放进父亲嘴巴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他脸上流露出的幸福感。

  回到上海后,姐姐在电话里告诉我,上次我给父亲买的蔗糖已经吃完,根据父亲的意思,她又去买了一点。

  看来,父亲也和我们一样,怀念儿时的蔗糖。

  蔗糖是传统的手工艺糖,成本低,加工简单,味道纯正,尽管缺少包装,缺少营销,但总算没有失传。我希望,蔗糖要一直保持着这份味道,千万不能因为追求效益而改变工艺,改变味道,如果那样,就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蔗糖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证券服务/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金融城周刊/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百姓金融/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4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家装专版
马灯里的昆仑桥
猴年马月之戳脊梁骨
蓄须不蓄须
请这半天假,值得
草坪保卫战
蔗糖的味道
我运动,我健康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蔗糖的味道 2016-01-23 2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