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新作赏析~~~
新作赏析~~~
新作赏析~~~
新作赏析~~~
新作赏析~~~
新作赏析~~~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作赏析
姜林和画黄山
钱捷
■ 姜林和《黄山图》
  ◆ 钱捷

  姜林和先生的山水画,母题多取自黄山。这是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对于黄山的品貌风格了然于心,加之积年揣摩前人佳作,推敲比照,对于如何用笔墨表现黄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会。这再一次印证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造型艺术的万古不变之理。

  画山水贵在气韵生动。姜林和先生画黄山,能融气色于笔端,造气势于山形,藏气机于构图。一幅《五老上天都》,群峰奔走于云端,山影遥遥相呼应,直叫观者看得荡气回肠。作画能有如此效果,自然在于姜先生与黄山的神交之深。然而若无扎实的笔墨功夫,那山水性情也是不能呈现于读者眼前的。谈及笔墨,早已有识者留意到姜先生的皴法之独特。而我则以为,姜先生画黄山的笔法特点莫过于用重墨勾勒刻画山石构型而后以披麻、解索、斧劈等皴法充实之。

  姜林和黄山图的笔法特点不仅见于山石,还见于虬松与云雾。其画松透彻用笔,一丝不苟,那俊朗的松姿与峥嵘的山势交相匹配。无论大小,姜先生笔下的黄山松都以浓墨勾其姿态,曲干蓬枝,巧立于山石之间,与云海一道成就了山之精灵。峰为骨,松是肉,而那流布其间的云霭却是它的呼吸。可以说,姜先生的笔墨点化万物之妙处,尤在于骨法用笔,虚实其间,于专注之中将自己对于万物生生不息之感悟融于笔端,跃然纸上;即便看似随意的点苔,亦概括了山水活泼之韵节。

  近代以来画黄山者不在少数。刘海粟之黄山,是其心中之黄山,大多浪漫遐想,斑斓情怀。董寿平之黄山,是其笔下之黄山,数峰煙远缭绕,焦墨嶙峋。郭传璋之黄山,是其梦里之黄山,一派云雾迷漫,山影幢幢。而姜林和之黄山,则是其眼中之黄山,总是灵秀绮丽,可以优游。前三人之山水,破四王之陈式,追四僧之亡魂。大家风范,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一人逆流而行,却能“度物象而取其真”(荆浩),于细微处见精神,焉知其不会有一日达致“看山还是山”之境界?正所谓“山水质有而趋灵”(宗炳),姜林和者,“澄怀昧象”一贤人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证券服务/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金融城周刊/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百姓金融/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4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家装专版
大自在 大融合 大气象
姜林和画黄山
别开生面刻漆画
狂狷不羁的邓散木
广告
公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C05姜林和画黄山 2016-01-23 2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