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句墨盒
李 晋
  ◆ 李 晋

  品相尚好的铜墨盒,整体长方形,上刻十二字:求人不如求己,有国然后有家。

  内容有警醒之意,字刻的也好,当初就是中意墨盒的刻字,才有了购买的意愿。其实墨盒材质只是普通的黄铜,远不如白铜的受欢迎。

  墨盒没有留下干支款,但物件是民国的无疑,它的形制和包浆应和着它的诞生时代。

  源于清中晚期的墨盒,发展至民国后,已盛极一时。文人自置、友人馈赠、学人奖品……应用范围颇为广泛。墨盒本身都是素盒,其优劣在于盒盖刻刀所镌图文,走笔奏刀,远非易事,刀的运势、刀的深浅、刀的走向,直接决定了所刻效果,刻铜名家,往往都是金石高手,他们能在墨盒上最大限度体现出书画作品的本貌。

  墨盒刻字是行书,刻的潇洒自如,字体精神,笔划深峻,可联想到当年一刀下去的风采,刻者全神贯注,娴熟地以刻刀在墨盒上顺势挥写,完工的时间不会很长,因为他已成竹在胸。墨盒刻字和纸端写字有本质的区别,字写的不好,可以重新取纸再写,而刻了错字无疑宣告墨盒报废,衡量两者的成本,刻字者除要有学养作支撑外,还需胆大、心细、有魄力。

  因刻字,墨盒有了艺术的聚焦点。其字体沟痕间流淌沧桑,似沟壑纵横的老者脸部,时光的抚摸让它变得陈旧,但无法夺去它的浩然气势。内容先谈立世之看法,后谈对国家之态度,两句浓缩了很大的信息量,可看作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名言的高度概括。当年不知哪位文士,选择这两句话用来自勉,提醒在混沌的社会里永保高尚的人格,这大概也是他的座右铭,他很可能还用墨笔抄录了不少这样的警句。

  纸寿千年,但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那些记有警句的纸本终究不敌匆匆的光阴。只有墨盒,它在时代变革和主人的更迭中,倔强地显示着警句的醒世意义,它并不孤独,盒盖背后的石质砚板与它贴心共存,砚板有舔笔的功能,在和毛笔亲密接触过千万次后,它的石质还是细腻光滑,可谓本色未失。

  不该失去的,还应有墨盒上的警句,无论何时何境,无论境遇改变,至理嘉言勿要牢记,不负墨盒的传世价值,不忘前人的良苦用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证券服务/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金融城周刊/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百姓金融/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4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家装专版
两只猴子
买了一盘“长生果”
警句墨盒
天生我材,“笔”有用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C06警句墨盒 2016-01-23 2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