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饱含对青年健康成长进步的殷切期望,激动人心,催人奋进。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年主动拥抱正能量,就能为个人的成长进步播洒阳光雨露;青年积极传播正能量,就能为社会的美好和谐注入强大暖流;青年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才能在激情奋斗中更好绽放青春光芒。现在的高校学生、广大青年,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未来必将大有作为。同时,他们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情感心理尚未成熟,正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引导,需要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涵养心灵。
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近年来青年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同时也应当看到,青年人个性鲜明、思想活跃、群体多样。唯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虚”功“实”做,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才能营造出充满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教育环境、校园氛围,使高校真正成为锻造优秀青年的大熔炉。
美好的未来属于青年,美好的未来依靠青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青年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一定能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青春能量,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
(刊今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