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铅从何而来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水龙头多以铁、铜、不锈钢、合金、塑料等作为主要材质。因铜材料在多方面所体现出的优越性,国内外90%以上的高档水龙头都选择用铜铸造。“所有的铜质水龙头都含铅,而水龙头含铅的多少和水龙头的材质有很大的关系。”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直言。
“铜水龙头实际上使用的是铜合金材质,主要成分是铜元素和锌元素,其他成分还有铁、铝、铅、锡、锰等。”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铅防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傅松涛教授解释说,铅元素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生氧化生成一层保护膜。但是水能使铅的保护膜脱落,浸入水中,从而造成铅元素析出。同时,由于自来水使用氯作为消毒剂,水中的余氯加速了龙头老化和铅析出。一般使用5年以上的铜龙头及水管,铅的释放量就会大量增加。另外,铜龙头在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材料也存在一定量的铅。
多家品牌仍在销售
虽然含铅已是业内皆知,但“无铅”或者“达标”仍是众多品牌的宣传用词。
水龙头不含铅,这种说法绝对是忽悠消费者。”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做水龙头的铜必须是含铅的铜,这样,在重铸时易成型,在后期机械加工的时候也容易。如果用不含铅的铜,最后一道电镀流程很难完成。
如今,摩恩、九牧、申鹭达、恒洁、乐佳等多家品牌的产品仍在销售。商家提供的说明书上基材是铜或者合金材料,多数商家不能提供水龙头基材含铅的标准说明,多数产品也没有明确的重金属含量说明。
相关资料显示,铅的毒性堪比“三聚氰胺”,人体服用过量的铅后,数小时会溶入血液中,最终导致人体贫血,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困倦等症状;长时间摄入会导致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和眼底出血等疾病。
“隔夜自来水”喝不得
北京市消协也曾对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水龙头做过检测,结果发现,除个别水嘴样品无铅析出外,多数样品在10小时浸泡下铅析出浓度范围在0.002毫克/升-0.223毫克/升,24小时浸泡下铅析出浓度范围在0.001毫克/升-0.208毫克/升。不难看出,水龙头滞留的“隔夜水”,铅含量会显著升高。
据了解,由于现行水龙头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对铅含量及析出量作出强制性规定,所以国内市场销售的龙头的出厂检测均未将铅作为品质评判标准。但是,近年来铸铁和铜制水龙头可能导致铅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据悉,我国即将推出水龙头新国标,铅析出量的限制将成为新标准的重点内容。
随着水龙头标准的“升级”,水龙头制造企业纷纷投入无铅水龙头技术研发。常见的除铅有三种方法:一是洗铅处理,采用工业洗铅粉浸泡,暂时性的降低龙头内壁表面的铅含量,但时间稍长,内部的铅会源源不断的析出。此技术操作简单,多数规模化企业都可执行。二是制造无铅铜,但无铅铜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尚无统一材质标准,其材质性能尚不稳定,难以被推广,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在尝试。三是制造不锈钢龙头。不锈钢材质不含铅无析出,是公认的安全材质。
傅松涛建议,居民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饮用水中铅污染的风险。第一,当自来水停用的时间超过6小时,使用前一定要打开水龙头放水1—3分钟以上再用。第二,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热水供应,但是最好不要用它作为饮用水或做饭,因为热水中铅的含量要比冷水高很多倍。第三,在购买水龙头时,一定要选择质量达标产品,最好选择不锈钢材质的龙头。 金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