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去菜场?减肥!
在申嘉湖高速以南这片连绵的保障房中,中虹浦江苑位于中部东侧,属于“大居”中比较早建成入住的一批保障房。
在浦涛路100弄中虹浦江苑小区门口,蔡先生说,距离中虹浦江苑最近的一个菜场,在南侧1.4公里外的浦航路上。而附近其他两个菜场,一个在浦连路上,另一个在浦涛路三鲁路,更远!
跟随蔡先生沿浦涛路向西,再沿召楼路向南过盐铁塘,至浦航路后再向西走几十米才到了这个名为“浦航路疏导点”的浦航路菜场,全程差不多花了20分钟。蔡先生坦言,天热走来走去吃不消,通常他选择乘坐浦江11路来买菜,过来需要坐3站路,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
在“浦航路疏导点”的对面,是一家名为“吉乐买”的大超市。受到超市的带动,为数不多的几家餐饮店开在了超市旁。蔡先生说,平时买菜、买点日用品就得跑上这么远,不便可想而知。至于银行、邮局,更是“影子”都看不到。
说好的配套?没影!
蔡先生入住这个经适房小区已5年了,据他回忆,规划中的“大居”的生活理应是非常方便的。规划中,在浦涛路100弄的马路正对面,依着三鲁河边,规划中就是一个室内菜场。但现在只见比人还高的杂草,毫无动工迹象。除了这个室内菜场,在中虹浦江苑西侧的浦涛路召楼路路口,还规划有一整片各类配套设施,分布于路口的东南西北四个角落。蔡先生指着路口西北角,规划中应该是一处大型商场;路口东南角,规划为金融设施;路口东北角,理应是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和一个综合超市;此外,该路口还应该有群众休闲体育设施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但目前,路口四个角的空地均被围墙圈着,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蔡先生说,周围这么多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的仅有一个幼儿园;其他还是入住时的样子。“居民们已经等了5年了,生活不便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入住率不高?放租!
居民李先生曾总结过,浦江镇“大居”配套存在的问题:重规划轻实施、重教育轻生活养老、重建设轻管理等等。据了解,整个“大居”南北两期共规划有配套项目80余个,但至今建成投入使用的仅30余个,剩余的要么尚处于建设中,要么尚未开工建设。
配套设施建设缓慢,原因何在?浦江镇“大居”建设基地某工作人员解释,目前整个“大居”内的菜场等街坊商业设施由浦江镇负责推进,由一家镇属企业来负责建设。进展快慢主要看人口入住的情况,“大居”入住率低,人气不足。
蔡先生确认,“大居”入住率确实不高,粗略估计仅有40%不到。但是,与其说入住率低导致了配套建设缓慢,不如反过来说,是配套不足影响了居民的入住意愿。不少人拿了房子不愿意住过来,宁可租掉,或者干脆空关着。入住率低和配套不足之间,成了恶性循环。毛锦伟
新闻观察
相比其他不便,买菜难最影响生活质量。蔡先生从2013年起就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呼吁菜场尽快建设,2014年,浦江镇在中虹浦江苑的西侧,用彩钢板搭建了一个房子,开设了浦涛路临时菜场和超市,作为解决附近居民买菜难、买日用品难的临时措施。但是没想到,这一便民举措仅维持了不到半年。
临时菜场里,绝大多数摊位均闲置,仅有的几个摊位以销售油盐酱醋等杂货为主,新鲜蔬菜几乎不见踪影,外侧的超市也成了一家卖大饼油条的早餐店。菜场为啥开不下去?摊主将原因归结为附近居民嫌贵。临时菜场规模小,菜价比浦航路疏导点贵一点,“一斤菜贵上几毛钱,老百姓都不愿意在这买。”
但是附近居民却有不同的看法。蔡先生说,这个临时菜场开设之初,菜场管理方就已向摊主收取500元一个月的摊位费。由于买菜需求量小,500元的摊位费拉高了不少菜价。蔡先生不解:既然是便民的过渡措施,就不应该想着赚钱。初期理应免除摊位费,老百姓接受了,菜场的量起来了,再赚钱不急。过渡措施应该真正以方便居民生活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