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考证,位于云南省大理州的永平县古称博南,公元69年成立博南县,公元1274年改名永平县并沿用至今。自西汉武帝开辟著名的“西南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时,永平就纳入了古老华夏的版图、成为云南最早接触中原文化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早对外进行开放贸易、建交结盟的一条国际大通道。博南古道以当地博南山而得名,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他的《马帮旅行》一书中把此道称为“云南的皇家古道、通往印度的黄金之路”。目前博南古道在永平县境内绵亘100多公里,是保存较完好的一段,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沿路村镇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22个民族群众勤劳淳朴。
首届博南文化节组委会邀约百名专家和记者以及滇西七州市参加摄影论坛的30余名摄影家,分别走访了博南古道永平县境内的花桥村被誉为“世界三大古梅”之一、树龄达700多年的元代古梅树和古道关壁,中国核桃第一村岩北万亩核桃连片景观,离天空最近的高山生态茶园龙门乡大坪坦村,国家森林公园宝台山原始森林秘境,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镇曲硐等诸多景区景点,亲身体验千古博南的历史韵味、感受味道永平的多彩风情、见证美丽永平的发展速度,更深层次的开发“博南古道”旅游新线,吸引更多的国人和世界关注永平、走进永平、支持永平、发展永平。
首届博南文化节期间,由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永平县摄影家协会承办的滇西七州市摄影论坛,围绕“云南摄影事业如何助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题,以主旨发言、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共话云南摄影未来,同时为“博南古道”开发旅游新线献计献策。云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明在主旨发言时认为,全民摄影时代已经到来,摄影应助力“一带一路”、助力文化旅游、助力生态保护、助力项目包装、助力企业转型、打造优秀摄影家队伍。
特约记者 刘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