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选择
市面上的食用油种类的确很多,营养专家也建议食用油要换着吃,因为每种油的营养特点不同。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花生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5.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41.3%;茶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76.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3.2%;葵花子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21.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68.4%;大豆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1.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54.9%。调和油是企业根据配方设计,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用油进行调配,调节产品的脂肪酸组成,取长补短,使调配后的油脂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
食用油的最佳摄入量
解读:1克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在体内可产生约17千焦能量,1克脂肪能产生约37千焦能量。也就是说,同等重量的脂肪所提供的能量约为碳水化合物的2.2倍。食用油的营养成分相对单一,脂肪含量在99%以上。因此,100克食用油的能量很高,约为3700千焦。由于能量摄入过剩易导致脂肪过度堆积,进而引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5—30克。
食用油中脂肪酸的种类
解读: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油(鱼油除外)中都含有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过量摄入会导致动脉硬化。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高些。不同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种类不同,因此我国鼓励企业更加清晰地标示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含量,方便消费者选择。不过,目前这部分内容不属于强制标示的内容,由企业根据产品特点自愿标示。
植物甾醇是什么
植物甾醇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营养素,而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植物化学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允许在标签上声称“正常人每天摄入1.3克植物甾醇,配合低脂膳食,可改善血脂异常”。由于食用天然食品无法达到每天1.3克植物甾醇的摄入量,故很多国家批准将植物甾醇作为新资源食品或新食品原料添加到食品中。我国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批准将从大豆油等植物油中提取的植物甾烷醇酯和植物甾醇作为新资源食品添加到食品中。因此,植物甾醇玉米油就是在玉米油中加入了植物甾醇。
韩军花
(摘编摘自大众医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