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二都杨梅”也进入为期20天左右的采摘期。从6月12日开始,荸荠种率先登场;6月15日前后深红种、水晶种陆续成熟,20日左右进入采摘旺季;6月22日前后,东魅种可以采摘。据驿亭镇最大的杨梅基地——虞东生态园的负责人赵惠珍介绍,今年是杨梅小年,但品质更佳。由于投产面积扩大,总产量与去年持平。
“二都杨梅”营养丰富,口感酸甜,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杨梅的采摘期太短,且不易保存和运输,一直困扰着杨梅种植户。”驿亭市场监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梅农也是几经尝试,却无法在杨梅深加工上找到突破口。“食品深加工门槛较高,对设备、卫生条件、加工方式等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今年初,驿亭市场监管所对50多家杨梅合作社和经营户逐一走访,共同探讨杨梅深加工等相关问题。结合杨梅特色产业实际,驿亭市场监管所在前期深入摸排的基础上,按照“传承传统、打扶结合、优化升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杨梅加工小作坊综合治理提升工作,对有意向加入杨梅汁加工、杨梅酒制作等经营队伍的梅农进行帮扶指导,并对符合要求的小作坊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证照快速办理。
驿亭镇二都村的晶梅杨梅专业合作社率先尝到了帮扶的“甜果子”,赶在今年“二都杨梅”成熟前,获得了杨梅酒食品生产许可证。据负责人徐金美介绍,合作社相继开发出杨梅酒、杨梅烧、杨梅酵素、蜜梅伴侣等6款系列杨梅深加工产品,实现了一年四季都可卖杨梅。为扩大销售版图,徐金美还专门设计了8两装包装瓶,专供网上订购。
“刚从海关回来,申办真山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真山生态园负责人冯常斌的儿子冯天庚喜滋滋地说,已接到来自加拿大的大订单,每天1500斤以上。不仅如此,这名研究生学历的“梅二代”,还创办了“真山冯记果蔬工坊”,准备将“二都杨梅”加工成果汁,抢占国内外市场的制高点。
接下来,驿亭市场监管所将继续推进杨梅加工小作坊的提升改造,推荐软硬件条件优越的几家作坊申报浙江省“名特优作坊”,努力提升杨梅深加工产品质量,助推“二都杨梅”品牌建设,实现“二都杨梅”量质齐升。袁伟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