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板治顽症 提升社区环境品质
鹤鸣居民区辖区一村、二村是航头镇建设较早的本地农民动迁安置小区,由于动迁小区的住户都为本地村民,生活习惯一时难以转变和适应,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渐渐地小区的面貌变得让人担忧起来,居民的诉求和反映也越来越多。
“伲一村居民乱堆物,勿漂亮。停车也是个问题,门口的道闸都坏了很久了。”“小区里还有不少居民喜欢随意种菜,你们可要好好劝阻啊。”居民的抱怨和不满,居委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鹤鸣居民区党总支深入调研,广泛收集影响老旧小区居住安全、居住功能等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有序推动实施“平安创建提升、文明创建提升、卫生创建提升”三大行动,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提升服务功能、打造小区特色、强化长效管理。
小区内乱停车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在私家车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小区的停车问题日益凸显。过去,不少车主都是将车直接停在楼下。上下班高峰,小区里堵车、占车位现象时有发生,居民常常因此闹得不愉快。“说到底,就是因为小区没人去管。”居民们清楚问题出在哪儿,但也无奈。
面对停车难,居民区对车位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划线,还将二村年久失修的地下车库进行改造性修缮,新增车位120个,有效缓解小区停车难。同时,设置电动车自行车统一停放点,配备电瓶车充电桩,居民从高层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显著减少。
与此同时,还通过公共绿化提升改造,清理卫生死角,修复公共廊道,安装健身器材、门洞路灯、道闸智能监控,修整围墙,设置小区标志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小区整体环境,提升了小区品位。
创建靠民为民 让居民成为主角
鹤鸣一村、二村是建成近十五年的小区,毁绿种菜、乱堆乱放、设施破损比较严重。
“对于绿化提升工程,一开始部分居民并不理解,也有部分居民持怀疑态度,因为补了又毁,砸这么多钱只能是打水漂。对此,我们社区的党员干部做了许多工作,特地上门对每家每户做思想工作。”居委会主任李红介绍。
改什么、怎么改,由多数居民说了算。鹤鸣居民区坚持“整治前问需于民、整治中问计于民、整治后问效于民”的理念,通过“三会一说”机制,让居民真正参与进来,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汇聚起居民们的力量和智慧。
除从专业角度要求原则上必须要改的内容之外,其它均由居民自己“点头”。通过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力争用最少的钱为百姓做最多的事。
居民自治共管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改变的环境,凝聚的人心。小区一改昔日脏乱景象,如今是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平坦宽阔的休闲草地、规范划定的停车泊位……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一些“看不见”的变化也在孕育:之前乱扔垃圾、不爱护公共设施等现象大幅减少,居民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为此,鹤鸣居民区落实党建引领、居委牵头、居民参与下的“三二一”长效管理,也就是建立三个体系(大党建引领助力体系;居委会、业委会、物业、职能部门、驻地单位等共治体系;小区居民自治体系)、形成二套机制(多方联席会议机制,自治金项目机制)、组建一批队伍(管家公婆队,治安卫士小组,爱心妈妈队,鹤鸣达人,社区帮帮队),推动“社区管”平台变为“自治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