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航随家住鹤沙路688弄19号楼的居民林阿姨走进她所居住的楼道,边上楼边介绍:“以前楼道单元门没法关上的时候,乱张贴真的多,有时一夜之间就贴得满墙都是,这一茬儿还没清理完,新的又贴了上来。今年5月份社区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从那以后越来越少。我家住10楼,现在每天我都特意上下楼观察,已经很少能看到小广告了。”
的确,“开锁”“空调拆装修回收”“通下水道修家电”等这些小广告乱张贴、乱涂写,一直以来都是社区管理中久治难愈的“顽劣疾病”。这些“牛皮癣”无孔不入,走道内、墙壁上、电梯上、甚至防盗门上可能都贴满了小广告,且反复出现,极大地损害了小区形象,让楼道很“受伤”,不仅破坏居民生活环境,又影响他们心情,其中包含虚假信息容易导致居民上当受骗。
其实,这些年来,物业组织力量对小区楼道的“牛皮癣”进行清理,可还是治标不治本,往往是前面刚清除了几张“牛皮癣”,后面又有人偷偷贴上。昱星家园居民区物业张经理颇为无奈地说。
这个“牛皮癣”必须治!为此,昱星家园居民区作了一番调研,发现小区管理上存在不小的疏漏,最大的疏漏在于“门”没有把严实。
疫情防控前,小区物业保安对进入小区外来人员未加认真询问登记,加上各个楼道单元门禁系统大部分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致使单元门24小时敞开,任何人都能随意进入,造成“牛皮癣”有空而入。昱星家园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阮华良说。
为切实根除这一“顽劣疾病”,昱星家园居民区借助文明创城的有力契机,不断创新治理思路,采取“疏、堵、清”的方式,全面治理楼道“牛皮癣”小广告。
居委会广泛发动小区志愿者投入到铲除“牛皮癣”的行动中,同时积极争取业委会在此项行动中财力方面提供相应的后盾支撑。通过近一周的努力,铲除了所有楼道内的小广告、乱张贴,并涂上涂料,楼道环境有了显著的改观。
一是对楼道单元门禁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并加强社区宣传,引导居民养成随手关上楼道门的好习惯。
二是要求小区物业把好“大门关”,抓好小区外来人员进入的必要询问登记。
三是实行楼组包干,充分发挥楼组长和楼道志愿者的作用,对包干区域开展一日一巡,把好楼道单元“小门关”。
同时针对小广告出现的时间特点,物业加大夜间和清晨的徒步巡查和机动巡查力度。
在每栋楼的每一个单元门旁都设置了便民信息栏,公布居民生活中常见应急维修信息,给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
在鹤沙路688弄25号楼,小航见到楼道组长赵阿姨,她在二楼的电表箱上发现了一处小广告,用手机拍照取证后就用随身带着的工具将其清理掉。赵阿姨告诉小航:“阿拉楼道实行包干,每天一次‘扫楼’,现在‘野广告’少多了,偶尔出现几个,我们也会在巡查的时候随手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