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鹤沙滩
     
本版列表新闻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咸塘港畔的“鹤颈湾”
  鹤鸣村得名于“鹤颈湾”的美丽传说。2002年并村后的鹤鸣村东以咸塘港为界,南与航东村接壤,西与长达村为邻,北与梅园村相连。但初时的鹤鸣村仅限于“鹤颈湾”周围。

  “滚滚长江东流水,奔腾入海不回头”,此话说的是由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几千年来,长江以其滔滔之势汹涌东下,江水汇入东海后,在江口以南的地区形成一股洄流,使江水所裹挟的泥沙在这一带沉淀,日积月累,年复一年,造就了长江口以南冲积平原的地貌,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

  至唐末宋初时期,下沙已逐渐成陆,变成一片海边滩涂,催生了盐业生产。当时,为了避免下沙盐场遭海水浸侵,朝廷修了古捍海塘,筑塘用的泥是从塘外不远处取的,所以海塘筑就的同时,塘外随之有了一条咸塘港。不知是取土不规范还是海塘不够高而需补土的缘故,最终在下沙南侧的咸塘港西岸多出了一条长而弯的小河,这就是被后人称之为“鹤颈湾”的咸塘港支流。

  据传,当初由远方飞来一对丹顶鹤,它们在“鹤颈湾”驻足筑窠,有了一对雏鹤。每天,成年鹤带着雏鹤在滩涂上觅食或练习飞翔,在鹤父母的精心哺育下,雏鹤渐渐长大,入冬前,这四只鹤腾飞而去。

  第二年开春后,那两只幼鹤又回到了“鹤颈湾”,它们绕着原先的鹤窠不断地盘旋飞翔,时高时低,边飞边啼,似是眷恋故乡,又似是找寻双亲。然而,任它们日复一日的啼叫,那对年迈的丹顶鹤却始终没有出现……

  也许是这里咸淡水交融的环境非常适合鹤的栖息,那对雏鹤虽然没有找到它们的父母,却唤来了数以千计的白鹤齐聚到“鹤颈湾”来,每天清晨,它们在这里或觅食,或戏耍,或绅士般踱步,或引颈啼鸣,“鹤颈湾”俨然成了鹤的天堂,鹤唳之声三里地外可闻。

  自此以后的相当长时间,每年鹤群都会如期来到“鹤颈湾”栖息生活。中国人历来视鹤为祥和、长寿的象征,当地乡民更喜爱鹤的高雅之态。于是,他们将这“鹤颈湾”保护起来,严禁外人进入骚扰鹤群。一些渔民甚至把从东海捕来的小鱼小虾抛洒在“鹤颈湾”,为鹤群提供足够的食物,让它们在这里健康的成长。冬季来临前,鹤群又会相继向南方迁徙,其景象十分壮观。

  据《南汇县志》记载,北宋科学家沈括盛赞华亭鹤(下沙原属华亭县管辖),称其为鹤之珍品。

  从此,“鹤颈湾”一带的村宅被冠名为“鹤鸣村”。(本文选自《鹤沙千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鹤沙滩
美丽在航头 夕阳无限好
《山》
荷塘霞光
咸塘港畔的“鹤颈湾”
波西米亚楼我喜欢
鹤翔航头鹤沙滩04咸塘港畔的“鹤颈湾” 2020-06-16 2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