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文化·副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城生活
韩晓天
  ◆韩晓天

  在上海

  四年前从大学毕业,懵懂无知,顶着最难就业季的压力在上海也算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渐渐进入社会,突然感觉与旁人相比,似乎自己的能力还差了一大截,有时候晚上独自也会暗想之后的路应该如何走。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过了一年。某一次聚会,碰到大学同学,就聊了起来。他说他刚留学回来。我之前一直觉得留学不容易,看到他能够学成回来,那一刻暗合了我脑海里的一个想法。我也就想自己试试,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出去的能力,也去考个硕士。于是开始联系中介,了解各个国家申请留学的步骤和具体要求。除了美国比较难申请外,其他国家不需要SAT的分数,只需雅思成绩。之后就是对比留学费用,渐渐把申请学校的范围定下来了。英国或者香港的院校,难度相当,教学方式也相差无几,但是英国生活费用会高一大截。不过考虑到多申请一个学校就多一份希望,也就都申请了。

  之后就是雅思的成绩。我当时的英语能力就是六级刚刚过线,还是压力不小。之后的半年就开始白天上班,晚上听力、阅读、口语循环,说不辛苦是假的。虽然第一次没过线,之后一次就考过了。然后开始一份份地给学校传材料传成绩。心惊胆战地等了四个月,终于等到第一份港科的录取通知单。那天想起来还是很兴奋的,之后陆陆续续收到其他学校的录取,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港科。这里离家近,父母在,不远游——这多多少少还是影响到我了。

  在香港

  交了学费,办了所有的赴港手续,八月的一天,我独自来到火车站,没让爸妈送,是因为不想看到分别的画面。男孩子不想太矫情,告诉自己也就一年不到的时间,春节还可以回来,他们想来也随时可以来,也就没想太多。坐上火车,座位旁的铭牌上写着:终点站——香港红磡。

  下了火车,第一次踏上红磡这片土地,小时候常常在TVB里听到,倒是有一丝熟悉的感觉。但是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同,到处都是粤语,第一次有了异乡人的感觉,周遭的一切都与自己没有关系。初来的几天,总会有意无意将一些东西和上海对比,香港的商业区连成片,上海广场一般都是各自独立的……开学之后,认识了新同学,天南海北都有,当听到我是来自上海的时候,他们跟我说石库门啊,小弄堂啊,亭子间啊,其实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当我试图跟他们说,我的家是稻田,是藕地,是早夏的声声蛙鸣,他们不信。最后我半开玩笑地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他们也就作罢。可是我自己知道这并不是玩笑,我的家在张江,这是我长大的地方。

  一晃到了春节,手头项目比较紧张,估摸着春节回不去了。打了视频电话回家,告诉妈我今年就不回去了。她没多说,只叫我吃好些。电话转到老爸这边,我就随口说了一句,看上去还很年轻啊,他轻叹了一声:“老了,你看鬓角都白了……你早点回来……”顿时心头一酸,草草地挂了电话,我知道我和他都没想像中的坚强。爸,等我回来。

  (作者系香港科技大学研究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社区
   第03版:生活·服务
   第04版:文化·副刊
双城生活
三年三变的人生角色
脑洞大开
阳春三月,香樟落叶
我长大了
书法
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有感
今日张江文化·副刊04双城生活 2017-03-15 2 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