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文化·副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会消失的民俗
黄以萌
  ◆ 黄以萌

  “明月来啦?”外婆捧着一青花白瓷碗,系着一件绣着红花绿叶的黑底布质,戴着湖蓝色的袖套,屐着一双老式绣花棉鞋,站在干练挺拔的现代公寓前面,农村妇女的铜色皮肤在金碧的建筑外墙之中显得突兀违和。

  “外婆。”清晰的普通话在流畅粗旷的浦东话间有些生硬的质感。外婆领我进门,操着夹生的普通话跟我讲:“阿婆烧了菜饭,你要吃吗?”我往她碗里一看,是小时常吃的南瓜饭,立刻点头要吃。外婆不紧不慢地用锅铲铲了碗饭给我,又铲了一大碗,扯着粗哑的嗓子对着门外喊:“阿姊要吃南瓜饭哇?”外婆邻居家的奶奶拉开虚掩的门,也不客气,接过饭道:“吾正好要到侬这里弄一些吃的。”道了句谢谢,心满意足地捧着饭回自己家去了。

  外婆站在厨房间刷起锅子,我捧着饭,迫不及待地问:“外婆,你知道什么浦东特有的民俗吗?”外婆停下手中的钢丝球,瞅了我一眼,偏头想了一会儿:“吾否晓得。”“外婆,我知道如果有谁知道就一定是您啦!您可是一辈子待在浦东的。”外婆又认真想了一会儿:“真的否晓得。”

  我有些愕然,急道:“怎么会呢?就是浦东特有的风俗,外婆不知道有什么吗?”外婆又用力地刷起锅来,摇摇头。我原以为外婆这样的“老浦东”,一定能给我个比百度精准的回答,不想竟是这样。

  我只好悻悻扒起饭来。南瓜饭香甜,又有着不同于浦西老克拉精致优雅的随意粗旷。心中思忖,外婆都不知道浦东民俗,我该往哪里寻呢?难道浦东民俗真的销声匿迹了?

  “燕燕也是太鲁莽,有话对你婶婶讲——”厨房间里突然传出外婆的歌声。我听着耳熟问道:“外婆,您唱什么?”外婆忙活着,笑眯眯道:“燕燕做媒啊。”说罢又扯着嗓子唱起来:“我来做个媒,保侬称心肠,人才相配门户相当。问婶婶呀……”

  我觉得好听,跟着哼了两段,蓦地心里闪过一道:这不是沪剧吗?外婆还自顾自自得地唱着。我嘴里还噙着浦东特有的咸甜滋味的南瓜饭,闻着外婆的灶上炖着飘着醇香的农家腌笃鲜,听着外婆口中随意哼唱的沪剧“燕燕做媒”……

  原来是这样!所谓民俗,就是我们,就是生活。

  “谢谢外婆,我明白了!”

  正巧隔壁奶奶来还盛南瓜饭的碗,还带来了一篮荠菜:“阿妹啊,我帮侬带了些荠菜,还有一叠皮子,侬好包馄饨!”刚刚隔壁奶奶进来匆忙,这次我问了声好,隔壁奶奶看见我笑道:“外孙囡在这,等一些搓麻将哇?”

  “吾会包馄饨的,阿婆帮阿奶去玩么得。”这次我操着洋泾浜夹生的浦东话对外婆说。

  我们都笑了。

  (作者系江益居委居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社区
   第03版:生活·服务
   第04版:文化·副刊
春联
书法
记忆中的童年游戏
红红火火中国年
漫话年糕
春天来了(儿童画)
不会消失的民俗
今日张江文化·副刊04不会消失的民俗 2018-02-15 2 2018年0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