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2年起,该校在全体学生中普及了口风琴教学。从2015年起,每个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又有了与电子琴亲密接触的机会。实现这样的音乐梦,该校副校长、上海市音乐学科特级教师邰方功不可没。
邰方说,或许是受了曾经在中国唱片公司工作的父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喜爱音乐。因此她也希望,能带着她的孩子们走进音乐的世界。
“电子琴可以让一段乐曲变化出不同的节奏,可以模拟各种乐器的音效,甚至是大自然的风声、水声。”在邰方看来,学习音乐不应该有太多条条框框,让孩子感受音乐的多元,学会欣赏甚至创造是最重要的。因此,风格多变的电子琴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例如,电子琴多变的节奏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中的风格特点、节拍韵律感;学生运用右手旋律,辅以简单的左手和弦,就能够完整地演奏歌曲或音乐作品,从而锻炼了音乐的表达能力以及和声感知力。2017年,由她主编的《琴韵课堂——少儿电子琴集体课进阶教程》预备级、入门级、进阶级三册教材应运而生。“三只小猪”“闪烁的小星”“萤火虫”“蓝精灵之歌”……孩子们熟悉的乐曲被重新演绎,顺指、扩指、跨指等指法循序渐进,让孩子们觉得当一名键盘手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
邰方喜欢带着孩子们“玩”音乐,同一首曲子,零基础的孩子可以分段接龙,弹奏简单音符;有演奏基础的孩子可以组建小乐队,分声部合奏,或者尝试对节奏和音色进行重新演绎。邰方告诉记者,一般的音乐课上,通常以听、唱为主,如今,乐器的演奏让孩子们不仅能动口,更能动手,参与感更强了。“并不要求孩子的演奏要达到多么娴熟的水平,但希望能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将来随时有可能发芽。”邰方说。
课堂之外,邰方也不吝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2010年至今,邰方担任了上海市十二五、十三五教师共享课程“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编制及授课,她的《轻松学音乐——流行音乐欣赏》、《轻松学电子琴》,累计授课人数达5000余人,往往是一开放报名就被“秒杀”。这也让邰方感受到音乐的魔力。最近,她的声音又出现在“喜马拉雅”网络电台,为孩子们打造“属于你的音乐故事会”,讲述中外音乐家的小故事,导赏名曲片段,上一节没有下课铃的音乐课。
特约记者 陆梓华 文
徐汇教育新闻中心 陈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