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拳打脚踢”调整业态
岳阳路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南端,南起肇嘉浜路、北至桃江路,属一类风貌保护道路。沿线有12个居民住宅小区,同时重要单位和机构较多,包括市委老干部局、中科院上海分院、中科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等。
贴了垃圾分类的标志,有没有执行到位?路旁的垃圾库房门掩着,“当家人”把门打开进去实地查看,“分类做得还不够,但是干净没异味,环境达标”;人行道上梧桐根系发达,树篦子一段时间后就会给撑起,“当家人”挨个踩过,“改用小石块的方法很好,但是要经常查看,尤其要落实路长制,路长要多来走走,石块翘起虽然是个小问题,但是会影响到行人的感受度”;走进小区旁的生鲜超市,“当家人”拿起白菜、萝卜看看品质,和自家周边菜场比比价,“调整业态的时候一定要‘拳打脚踢’,宁可慢一点,也不要选错业态,既要满足居民需要也要适合环境”……近几年来,在总规划师指导下,岳阳路采用道路修缮建设、景观提升和微设计、微更新的方式,分阶段开展精细化建设和管理。“当家人”在岳阳路、永嘉路上停停走走,路过的小区停车情况、路面的平整度、社区“公共客厅”的使用率等都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
架空线入地
要从“硬骨头”“啃起”
根据市委、市政府架空线入地和多杆合一相关工作的要求,徐汇区架空线入地重点是衡复风貌区和徐家汇地区。首条道路便选择了上海交通最繁忙、地下管线最复杂的淮海中路。对此,鲍炳章强调,“架空线入地要从最硬的‘骨头’‘啃起’,先难后易,没有诀窍,只有下死功夫。淮海中路做成了,就是标杆。”
此外,伴随着架空线整治项目,相关建筑的外立面和周边环境也将进行修缮和更新。方世忠指出,要高起点高标准的完成城市更新,街面、立面一体化,关键建筑精细化。
当天,副区长王宏伟、徐建、陈石燕、谈琳、晏波以及区发改委、建交委、科委、市场监管局、规土局、公安分局、绿化市容局等委办局及街道主要领导一同参加调研。
摘编自《徐汇报》,略作修改
王臻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