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提升 便捷为民
永嘉新村小区居民最近有了新发现,小区新改建的垃圾库房格外“高大上”,不仅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实现了分库投放,库房外立面还有盆花、绿化装饰,“远远望去,还以为是花店。”居民们笑着说道。
好看是否好用呢?据街道市容所负责人潘栋介绍,除了外立面的巨大变化,最大的亮点是将引入全市第一台垃圾投放破袋设备。“传统垃圾分类是依靠人的投放模式,居民需将湿垃圾从垃圾袋中抖落至湿垃圾桶,垃圾袋再投放至干垃圾桶。随着自动破袋功能的引入,居民只要将湿垃圾袋挂在设备上,之后的破袋和分拣工作全部由机器完成。”据悉,该设备将试运行一段时间,其自动破袋功能也只针对湿垃圾,今后将增加更多功能,方便居民。潘栋表示:“硬件的提升有助于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美化小区整体环境。”
此外,根据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计划和安排,永嘉新村小区和德昌路22弄、康平路207弄等7个小区将申报创建第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截止目前,这7个小区垃圾库房外立面已全部改造完毕。新改造的外立面采用便于清洗的材料,同时贴上了全新的分类标识版面,方便居民精准投放。
广泛宣传 深入人心
除了硬件上的提升,近期,街道市容所联合第三方社会组织,在康平路100弄小区和永嘉新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居民心中,引导他们科学处理和投放垃圾。
活动中,社会组织通过宣传展板、黑板报、互动小游戏等方式向居民讲解干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等的概念及正确分类方法。当工作人员指出,如果用厢式货车装上海一天产生的垃圾,可以从人民广场排到朱家角,而每14天产生的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座金茂大厦时,居民们震惊之余更认识到进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正如一位居民在培训后所说:“进行垃圾分类,不仅改善我们现在的环境,也是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啊!”
而在永嘉新村小区,除了广泛宣传,工作人员还向居民发放了“绿色账户卡”。该卡为专属的积分卡,只要居民在规定时段内分类投放垃圾,就能获得积分,累积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奖品或部分公园景点的门票,此举受到了居民们的欢迎。
垃圾分类一小步,健康文明一大步。你我齐心协力,共建绿色社区! 戎司钧 文 戎司钧 朱雅萍 范湧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