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天和药号开设在朱家角大新街60号,早先由宁波大亨童姓独资开设,清光绪三年(1877年),童氏老板重修“天和堂”金字招牌,出自书法家之手。清光绪十七年,老板在家乡宁波本族扩资,充实经营“童天和”,其资本约占镇上七家药店资本总额三分之一以上。
民国初期,童天和先后由成永顺和余长溶任经理,下有从业人14人,通以业务高低、顾客生熟、生意广狭分成头柜、贰柜、叁柜……共六个级别,以贡献、能力大小,付给不同报酬。头柜、贰柜者,人称“青龙白虎”,此乃药店中佼佼者,他们通晓药性,刀功娴熟,业务精、抓药准、脑子灵、人头熟、动作快、态度好,常常得到老板和顾客的青睐。
从各省采购、挑选地道药材,自设工坊,精工炮制饮片和丸散膏丹,是童天和的一大经营特色。童天和自制的六神丸、行军散、人参再造丸、驴皮膏、龟板膏、薄片阿胶等丸散补膏,加工道地,质量上乘。每当冬至进补季节,代客煎膏滋药的生意十分兴旺,后工坊六七只煎膏滋药的紫铜锅一早点火煎熬,一直要到下午三四点钟方才熄火。
童天和还聘请名医坐堂门诊。先后有金乃声、叶志廉、金宝祥、陆家骅等著名中医,一边搭脉开方,一边付钱撮药,名家良药,珠联璧合,影响极广,西到枫泾、西塘,南到小昆山、天马山,北到茜墩、菉葭浜,四乡百里纷纷慕名前来。
改革开放后,童天和装潢得更加古色古香,重放异彩,并在店堂内专辟“药文化”博物馆,成为中外游客游览朱家角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李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