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至1985年,徐培荣在部队服役,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转业后,来到市属的淀山湖酒厂任车队长。期间,正经历整党运动,1983年入党的徐培荣深受单位领导赏识。1993年,或许是受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或许是得益于多年当兵的开阔视野,他毅然辞去这份常人眼中的“稳定工作”,决定下海经商。期间,他摆过摊、卖过布,还经营过摩托车行、承包过工程。商海中的大风大浪,让徐培荣变得从容淡定。他常说,在军营里,最大的收获就是磨练了坚强的意志,最重要的还是学到了“将责任根植于内心”的价值观,这成了他做人、经商的原则。
为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徐培荣来到金山石化,在那里承包了民政局的一家舞厅。不少人对他的决定持保留意见,觉得风险太大。但经历过战场的徐培荣知道,商场如战场,必须胆子大、眼光准,选对武器,用好战略,才能获得最终胜利……结果证明,徐培荣的这一步走对了,1994年,他带回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
回到朱家角后的徐培荣做起了建筑投资。当时,家乡新华村要建一条路,但是财政紧张,工程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许多工程队都不愿意接。徐培荣二话不说,接下了工程。他说:“人不能总想着往口袋里赚钱。”路修好,他还引进第一家台资铸压企业,为新华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村里有人想创业,都请他帮着一起出谋划策,分析市场行情,他都义不容辞,倾囊相授。
2001年1月,徐培荣凭着军人的韧劲,敢于突破、勇于创新,除了工程建筑、装潢、市政等项目外,还投资创办了珠街阁大酒店。如今的珠街阁大酒店是集餐饮、住宿、会务、休闲于一体的三星级酒店。随着古镇知名度的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在大好形势面前,徐培荣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踏实做事,低调做人。二十几年来不管是做工程,还是酒店业,为当地百姓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17年,徐培荣的一处持证厂房也在土地减量化范围内,他二话不说,带头签下同意书。还是那句话:“人不能总想着往口袋里赚钱。”
二十余年的经商历程让他明白,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多年来,他曾多次向朱家角敬老院、贫困家庭、地震灾区捐款捐物,还义务资助多名大山中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徐培荣曾先后多次荣获“青浦区优抚对象先进个人”、“上海市优抚对象先进个人”。由他创办的珠街阁大酒店2003年至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私营企业”,2010年被评为“青浦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