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天前,80多岁沈阿姨与老伴老陶相携来到古镇朱家角游玩,经过朱家角菜场的时候,打算顺便进去看看,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在进门上台阶的时候,沈阿姨与菜场经营户老陆相撞,滚落下来。老陆见状,把她扶起来后就去上厕所了。沈阿姨询问是否是他撞的。老陆表示好像没有撞到,只是帮忙扶起。那时候,老陶回头了解情况后果断报了警。
警察到现场后,通过现场一一询问,并及时调出现场的监控,确定老陆就是那个与沈阿姨相撞的人。
经朱家角人民医院拍片检查,沈阿姨右胳膊肘粉碎性骨折。老夫妻的两个儿子都在国外,通过安排,转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共花去医治费45376.84元,护工护理费320.00元。老陆表示,相撞是两个人的事,即使有责任,也最多一半,先给了两千元(写了借条)。而在此之前,双方也经过初步调解,但是双方诉求差距太大,都没有达成一致。
调解再次进行。老陶说:“发生这样的意外事故,老伴吃了苦头,年纪大,康复肯定有一定的困难。孩子又不在身边,照顾老伴的重任都落在我的身上。相撞是两个人的责任,我们也不是不讲理,也承担部分,我要求老陆承担其中的2万元。”
老陆的女儿表示:“我也咨询了有关部门,我父亲与人相撞,不用负法律责任的,出于人道主义,最多补偿4000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犹如油锅里滴进了水,老陶一听非常激动,猛地站了起来,用手指着老陆大声呵斥:“你当时就想赖帐,现在又要赖皮。”
老陆也猛然站起来,大声吼:“你想敲诈,我是不会支付这么多的。”看到事态有点失控,调解员马上安抚老陶,怕这个82岁的老人情绪激动,有什么意外,先稳住了失控的局面。
过了一会,他们俩又说开了:“我老伴在医院手术,我82岁的高龄了,四天四夜陪同,你们有什么表示吗?”
老陆也反驳:“她年纪大了,腿脚软,一碰就倒,我也不是故意的。”
“难道是我老伴自己摔了讹你吗?”
顿时,双方唇枪舌弹,又争执了起来,一时,调解陷入了僵局。
……
面对面的调解已经不行了,调解员采取背靠背的方法。
面对老陶的时候,调解员肯定了82岁的老陶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要求很合理。而考虑到老陆的实际困难,能否稍微退让。老陶表示,“已经不问他要护理费、营养费了,我是一个有40年党龄的人,如果他态度好,我可以考虑。”
老陆表示:“上个厕所发生这样的事情也真是倒霉,今天能解决是最好的。”但他女儿坚持不同意,最多再加2000元。调解员继续做工作:“监控显示,你父亲在与沈阿姨相撞的时候,头扭在一旁,眼睛没有看前面,警察说了,这不是道路交通事故,没有责任认定书,但要是分摊责任的话,你老爸要负大部分责任。如果上法院,他俩80多岁的空巢老人,完全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听了这些,小陆悻悻地说加点钱,一万元解决掉。
那时候,已近中午,大家都有点饿了,但调解员们觉得调解有了转机,应该把握住这机会,就又给老陶做工作:“老陆父女态度有了转变,能否再退让一点?”调解员也了解到沈阿姨是一位退休老教师,单位里都给买了工会互助保险,以及退休教师住院保险。通过不同角度的多方面做工作,老陶开始让步,但不能少于15000元。
双方都有点松口了,再单独找老陆谈,“现在天气炎热,老人康复期如果有什么反复,或者感染,医治费还会增加,再说老人都80多岁了,来回奔波,也容易出事情,对方已经让步,一次性解决你也就一块大石头落地了。”经过反复做工作,他同意,15000元,不过先前支付的2000元包括在内一次性解决。
双方心理预期差距越来越小,在调解员的继续努力下,老陶终于让步,同意16000元包括先前支付的2000元,一次性解决,签了协议书并当场兑现了协议资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通过人性化协商调解为主的办法化解了这起矛盾。
临别前,老陶紧紧握住调解员的手:“你们调解员真的非常棒,工作做得非常细致,你们辛苦了!”
朱金根 辅绍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