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上》
释意:不管是老死还是搬家,都离不开家乡。在同一井田中劳作的各家各户,结伴出入,互相友爱;防御盗贼,互相帮助;一家有疾病,大家都来扶持照顾。那么百姓之间就会变得亲爱和睦了。
滕文公派他的使臣毕战去问孟子关于井田制度的问题。毕战对孟子说:“我们滕国也打算实行井田制。”孟子高兴地说:“很好,实行仁政一定从划分并整理田界开始,田界划正确了,给人民分配田地,制定官吏的俸禄都毫不费事了。”毕战说:“我们滕国太小,不用设多少官吏吧?”孟子说:“滕国虽小,却得有官吏和老百姓。没有官吏,老百姓则没有人管;没有老百姓,也就没有人养活官吏。我建议:郊野用九分抽一的贡法,城池用十分抽一的贡法。公卿以下的官吏应有供祭祀的圭田,每家五十亩;如果他家还有剩余的劳力,一个劳力可再给二十五亩。无论埋葬或搬家,都不离开乡土。同住在一井田的各家,要彼此友好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毕战说:“您说得好,我回去一定如实地转呈我的国君。”孟子笑了笑说:“我说的不过是一个大概, 至于怎样去做,那就在于你的国君和你了。”毕战听了满意地告辞而去。后人用“守望相助”表示邻近各村落之间守护、瞭望,互相帮助,以对付来犯的敌人或其他灾患。
孟子把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都归咎于社会分工,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格而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办法。他不仅从理论上这样认为,而且还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率领弟子“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
交朋友要交那些真心的朋友,交莫逆之交,交刎颈之交,对于国与国也是如此。诚实相待,不能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种交往应该是超越了利益,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时空,更拥有长久的这种价值,更有一种持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