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地产人物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专版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数码
 第B24版:e生活·资讯
第A04版:综合新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29日 星期

关注交强险盈余

俞旻骁

    最近各地的媒体都在热议机动车的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简称交强险),关于交强险是否暴利,关于交强险如何浮动,诸如此类。本人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盈余的交强险资金能注入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故作姿态,请大家看一个来自本报读者热线的故事:外地来沪人员杨先生的女儿在今年1月遭遇交通事故,陷入昏迷。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他已倾家荡产,而事故的责任方也拿不出更多的赔偿。如今孩子还是没有康复,父母没钱给女儿做手术,只能让她接受保守治疗。小女孩陷入这样的困境,闻者谁不心酸?

  记得2004年推出交通安全法时,其中有关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条款令人鼓舞。“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这意味着,以后医院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贻误交通事故伤者的治疗了;交强险应是救助基金的来源之一,这个基金不愁缺钱了。

  然而,交通安全法实施已3年,交强险实施已1年,人们所不忍心看到的事仍在发生:因为肇事人逃逸、因为当事人无力赔偿,大量交通事故的受害人无法得到应得的救治。而与此同时,号称非盈利目的的交强险,却给保险公司至少创造着账面上的盈利。

  在此,本人作为驾车族的一员,愿表个态:不在乎交强险增加或者减少一两百元,请尽快将交强险的盈余注入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请尽快让这个基金公平、有效地运作起来。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