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市防雷中心总工程师蔡振新透露,上海市气象局斥资400万元,从国外引进了地闪监测设备,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始安装,明年可望投入使用。洋山港、浙江桐庐、江苏无锡和启东都设有“哨兵”,连成一张严严实实的监测网,对地闪的监测概率高达90%-98%。
为世博园预警雷电
为何夏季的天气预报中常见“雷雨或阵雨”的字眼?蔡振新解释,凭借现有的气象探测手段和预报能力,可做出雷阵雨的大范围预报,但是,雷究竟打在哪里,大概出现于什么时间,这依旧是一道预报难题,国际上目前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目前,本市已展开电场测试仪的布局。这种仪器能用探头“感知”大气电场的变化,从而预警雷电的发生范围。在它的帮助下,结合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多种气象资料,可在15-20公里范围内,提前15-20分钟发出雷电预警。研究人员现已在市气象局的松江九亭园区设了4个探测点,还计划在世博园区内再设4-5个探测点。这一技术目前处于研究阶段,未来可推广到全上海的重点防雷区域。
给产品发国际派司
作为亚洲最大最强的防雷产品专业检验机构,市防雷中心防雷产品测试中心成立3年多以来相继通过多家国内外权威认证,为上百家国内外企业提供产品测试,由它出具的产品合格报告已成为国际通用报告。精良的实验装备,能模拟各种雷电环境,检测防雷产品的实际防护能力。
蔡振新指出,目前市场上的高端防雷产品多为国外出品,国内防雷产品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与国际上仍有差距。当雷电靠近时,如果吃不准家里的电器有没有装防雷装置,最保险的方法是:拔掉电源和有线电视线缆,并关好门窗。
相关链接
雷击被视作全球第6号自然灾害“杀手”。随着微电子设备、高层建筑的普及和全球气候变化,雷电灾害有愈演愈烈之势。近30年气象资料显示,上海的年平均雷暴日为49.9天,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2亿元以上。低压电源、通信指挥、消防、计算机网络、智能化门禁等系统,都需要安装防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