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取消“核心刊物” 胡中柱 |
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工作的人员,都知道核心刊物为何物,对于只会用量化的指标来进行管理的行政领导和靠此来晋升职称、评定博导的教授、研究员而言,是好东西。发表了论文,可以升迁、涨薪、博得政绩,带来许多资源。至于这些论文给这门学科是否带来新的知识增量,那是无人过问的。反之,哪怕是字字珠玑的文章,也不会给个人带来任何效益。核心刊物便“牛”得很,有的宣称,除了院士,无论什么人,质量多高的论文,都必须支付版面费,金额从数百到数千不等。由于发表论文有诸多好处,当然众人趋之若鹜。也有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不屑于此,可是比之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还不如,因为学校管理层是不会在乎几个教授、副教授的愤怒的。这种抗争本身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而缺乏自信和优雅,只剩下了悲壮色彩。 事实上,社会上流行的“核心刊物”闹剧,是各路“神仙”自编自演的闹剧。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并未出台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只要具有全国统一刊号“CN”的,都是平等的,即使有全国性与地方性的区别,也不是学术水平的划分。我国搞了几十年的唯物主义,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可现在人为地为刊物划等级,作为学术依据,认为非核心刊物的文章质量就是低的,这与当年极左年代的“成分论”,“血统论”,有什么差别? 这种核心刊物的制度带来了什么?办刊物的想尽办法要挤进核心的行列,投稿的放弃了文化人应有的尊严去“公关”专营。学界的这些充满戏剧性的表演,大概可以写一部新《儒林外史》了。刊物与写作者都把着眼点放在功名利禄上,失去了唯美的状态,还可能有好作品问世吗?各种各样版本的“核心刊物目录”中收罗的刊物超过1500种,可是发表的论文有多少是有影响的。可以说,这种“核心刊物”制度已经成了学术腐败的温床,损害了我国的学术形象,腐蚀了期刊界的肌体,长此下去必然自食苦果。 所以,建议政府管理部门下达明文,撤销所有的核心刊物,让学术研究,论文发表都能回归理性。 |